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向“新”而动 逐“绿”而行 湖北宜昌加快发展绿色智能船舶产业

2024-01-19 15:55:41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湖北宜昌拥有232公里长江干线,占湖北省长江径流里程的近四分之一。这里是长江大保护的“立规之地”,也是湖北省船舶制造四大基地之一。

聚焦“电化长江”“氢化长江”,宜昌力争5年内建成全国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示范区、长江中上游最大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基地,全力构建绿色智能船舶千亿级产业链,依托“世界水电之都”,迈向“清洁能源之都”。

将绿色注入城市肌理,守护碧水东流。山绿水清的宜昌,正以创新为引领、绿色为导向,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奏响激昂澎湃的发展乐章。

创新赋能长江两岸造船正酣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霓虹斑斓的“长江三峡1”纯电动游轮启航,向全世界的游客展示着两坝一峡的壮美风景。

拿下多项全国之最的纯电池动力船“长江三峡1”于2022年3月首航,吸引了全球目光。

登上“长江三峡1”纯电动游轮,听不到发动机噪音,闻不到燃油味,舱内温暖舒适。该游轮总载电量7500千瓦时,载电量全球最大,其相关设备和系统的研发制造,填补了电动客船领域多项技术空白,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宜昌造船工业技术实力,也揭开宜昌迈进新能源船舶建造蓝海的序章。

隆冬时节,寒气袭人,而位于枝江市的宜昌船舶工业园内却是一片火热景象。一艘艘正在建造的万吨巨轮静卧在造船平台上,如群龙列阵,随时准备遨游江海。

这里,不到3公里的长江岸线上,集聚9家造船企业。其中,具有湖北省国防科工办颁发资质的船舶修造一级Ⅲ类企业2家、一级Ⅳ类企业1家、二级Ⅰ类企业2家。

走进园区的宜昌鑫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造船平台机器轰鸣、焊花飞溅,工人忙碌。公司副总经理覃启胜介绍说:“去年船厂全年造船26艘,其中新能源船舶5艘。目前,船台上有10余艘在建,订单已排到今年年底,其中,来自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外订单就有6艘。”

据了解,包括“长江三峡1”纯电动游轮在内,鑫汇船舶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成功交付各类船舶近百艘,船舶制造的“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攀升。

走进鸿巨船舶制造有限公司,9艘正在装造的巨轮依次排列在码头;水中6艘已建造完毕的船只,待调试后即将交付。公司总经理王斌说,眼下,鸿巨船舶新增订单不断,截至目前已经接了23艘船的订单,分属6个不同船型,造价从600万元到3000万元不等,订单总额达3亿元。

宜昌船舶工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1月至9月,工业园9家船企共建造船舶123艘,比上年增长约40艘。园内现有28艘新能源船舶,其中混动19艘、纯电动9艘,新能源船舶占比增至27%。

目前,宜昌船舶工业园已生产出国内首艘快速双体集装箱船、纯电力推动游船、长江三峡系列“豪华夜游客船”等一系列特色船型。从修船、造船,到不断驶出中国首制、世界首制高技术船舶,宜昌正在驶向绿色智能船舶制造的高地。

据了解,宜昌具有船舶修造许可资质的企业19家。2023年上半年,19家企业完成订单85艘,完工量52.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51%;新增订单32艘、19.7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5.3%;手持(在建)订单137艘、84.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6.8%。

政策上高位推进,船企创新,宜昌城发集团重仓加持,在绿色智能船舶制造端、服务端、应用端持续发力,多方合力推动宜昌绿色船舶制造业发展提速。

绿色引领千亿产业快速成链

宜昌造船历史悠久,有锚地、交通、港口、区位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具备发展船舶制造业的良好基础。

据统计,长江流域目前拥有客船、货船、液货船近10万艘,绝大部分采用传统动力。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清洁能源替代燃油燃料是大势,新能源船舶需求量与日俱增。

2023年8月,宜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升绿色船舶产业链制造能力,丰富电动船舶、电动重型装备应用场景,打造“电化长江”示范区。

抓住“电化长江”机遇,宜昌城发集团加快探索步伐。

枝江、宜都“两园区”和秭归、长阳“两基地”抓紧建设,绿色智能船舶产业方兴未艾,宜昌抢先弄潮万亿级“新蓝海”。

除“长江三峡1”号、“三峡氢舟1”号,还有全国首艘油气双燃料三峡船型示范船舶“帆盛102号”、全国首艘油气电三能源混合动力船舶“理航渝建1号”、全国首艘LNG动力三峡船型示范船舶“长航货运2号”等一批大型化、标准化代表船型相继在宜昌建造下水……

伴随宜昌在绿色智能船舶设计、研发、建造、应用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众多国有资本纷纷抢滩布局,推动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生态链加快形成。

2023年10月,宜昌城发集团资本重仓,投资10亿元对宜昌(枝江)绿色船舶建造基地提档升级;宜昌城发集团还与枝江市政府达成合作,共同打造绿色智能船舶基地示范区;同时收购鑫汇船舶,将其纳入该企业打造“船舶研发、设计、建造、运营、管理”绿色智能船舶全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1个月后,宜昌城发集团启动新能源船用动力电池包生产线,初步形成集船舶研发设计、电池生产、整装制造、游船运营、岸电及原材料供应业务为一体的全链条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生态。

“电化长江”方兴未艾,“氢化长江”如火如荼,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消费场景在宜昌日趋多元。

根据规划,宜昌将立足自身优势,打造全国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示范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基地,带动全市航运、旅游和相关服务业发展,形成千亿级产业链。

预计到2026年底,全市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链总产值达到500亿元,打造2至3个百亿级园区,绿色智能船舶年建造量300艘以上,年制造船舶总载重吨位达到300万吨以上。其中,纯电动船舶150艘,产值约30亿元。

水清岸绿文旅融出“诗与远方”

从宜昌九码头登船,乘坐“长江三峡1”纯电动游轮逆江而上,广袤的“夜宜昌”画卷徐徐铺开。

月下江水温柔,微风拂过粼粼江畔,被灯光渲染的磨基山投射出斑驳树影。游船穿梭其间,既可揽尽江北的灯火繁华,亦可远眺江南的幽深静谧。

酷炫的视觉效果,全新的感官体验……宜昌城发集团精心打造的长江夜景提升工程让不动声色的山水“活”了起来,用极具本土特色的“声光电”完美交融,将城市景观、水电文化、三峡特色和夜间休闲深度融合。

“长江夜游”是长江三峡宜昌段首款夜航产品、宜昌夜游的“开山之作”,7年来接待各地游人过百万,毫无争议地成为宜昌夜游经济的核心IP。

在宜昌,随着“长江夜游”的兴起,更多夜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

首部大型行浸式山水夜游演艺秀《梦回车溪》在宜昌城市后花园车溪上演。该项目填补了宜昌历史文化街区大型夜游项目的空白,增强了极具土家特色“非遗”主题旅游路线的游客体验感,推动三峡车溪景区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

此外,还有西坝不夜城、百里荒仲夏夜等千姿百态多元的夜间生活场景,正重塑着宜昌的旅游格局,带动一个个消费蓝海市场悄然扩张。

文旅融合,文旅融“活”。宜昌城发集团通过“文化+科技+旅游”的创新赋能,为城市旅游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截至2023年底,旗下“两坝一峡”“长江夜游”、梦回车溪等精品旅游产品接待游客逾1000万人次。

好生态才能发展好产业,好产业才能发展好经济。近年来,宜昌城发集团还加快岸电布局,累计建成岸电充电桩20套,其中高压充电桩2套。投运至今,共接电客运船舶7740艘次,供电量达2340.8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省约5500吨燃油,减排17327吨二氧化碳。

清洁岸电的使用让三峡库区港口逐渐告别了昔日柴油机轰鸣、船舶油烟四散的现象。岸电、LNG码头和洗舱站,已经成为宜昌建设绿色码头的靓丽名片。

如今,漫步在临江坪江边,原来老旧杂乱的码头设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滨江公园延伸段,每到周末都有大量市民前来休闲娱乐,以灯塔广场为代表的景点已经成为知名网红打卡地。

宜昌城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殷俊表示,接下来将以“长江三峡1”号纯电动游轮、西陵峡混合动力游船等新能源游轮修造、运营为契机,加快“电化长江”产业示范园建设,加快扩展电动船舶应用场景,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努力为内河航运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城发力量。(江川  曹梦雯  李雷)

【责任编辑:曹洋】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