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赣州市宁都县小布镇:激活红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2024-01-15 15:03:50

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小布镇位于赣州市宁都县西北部,面积152.6平方公里,昌宁、广吉、兴赣三条高速穿境而过,距县城60公里、赣州145公里、南昌245公里,先后荣获“国家级4A景区”、“国家卫生镇”、“全国特色小镇”、“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镇”、“江西省文明村镇”、“江西省生态园林城市”、“江西省魅力乡镇”等称号。

为了重温苏区历史,弘扬苏区精神。小布镇自2016年4月成立“宁都县小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随即着手4A景区的建设,并于2017年12月被评为国家级4A旅游景区(2021年复核成功)。2020年7月,小布镇在绿意盎然的红军茶园中投资建设了小布训练营,同时成立了中共宁都县委党校小布分校。

发挥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活化红色资源,激活红色产业,滋养红色文化,带动绿色生态,赋能乡村振兴,全镇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4630元增加到2022年的16100元,实现全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协调推进。

激活红色产业,夯实振兴根基

挖掘红色资源,做强“红色+教育”。全镇综合开发毛泽东旧居、朱德旧居等18个红色基地,保护性修缮红色旧址、遗址22处,保全红军标语、壁画100余幅,保存文件、文告、实物、回忆录等历史文物200余件,提炼《红军桥》等红色历史故事53个,制作红色专题片、微党课、短视频等108个。截止2023年底,全年共承接红色研学培训9.5万人次。

丰富旅游业态,做旺“红色+旅游”。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康养度假相融合,创新红色旅游模式,陂下万亩茶园融入红色旅游、修缮鱼行古街并引进传统美食和非遗传承等业态、小布蓝衫剧社创编了情景剧《活捉张辉瓒》。抓住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机遇,创新模式机制,打造具有小布特色的苏区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区,与瑞金、于都、井冈山等周边县市开展客源互送,与黄陂镇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暨毛泽东旧居胡家家庙、东山镇小源村宁都会议旧址等周边乡镇景区联动,实现从“单色”转变为“多色”,由“孤景”成长为“群景”,旅游品牌越来越响。截止2023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带动就业1310人。

融合产业发展,做好“红色+农业”。以“红色”带动“绿色”,实现产业融合,加快小布岩茶、蔬菜、蜂蜜等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一是打造茶园示范区。建设横照村茶产业示范区,种植面积12800余亩,油茶种植面积20000余亩,年产值1.2亿元以上,同时投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新建茶产业基地产业路,大力实施茶产业示范区基础设施提升。持续培育“小布岩茶”、“小布茗茶”等特色品牌,获得国家及省市荣誉60余项。二是打造文化示范区。打造集摄影、影视、采风、写生、体验于一体的小布高山茶文化旅游项目,提升小布高山茶品牌影响力。三是打造产业融合示范区。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设施蔬菜600亩,蜂蜜1100余箱,培育小布茗茶等规模化企业11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有机绿色认证产品3个,富硒基地3个,吸引261户农户入社,带动从业人员1400多人,年产值1.37亿元,激活农户致富增收的“一池春水”。

滋养红色文化,凝聚振兴力量

以红色培根铸魂,打造“红色堡垒”。小布用活红色资源,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大课堂”,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活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好教师”,以红色培根铸魂,把支部打造成坚强的“红色堡垒”,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得到全面加强。2022年9月疫情期间,全县实行静态管理,党支部一声令下,广大党员冲在一线,广大群众积极配合,党群一心共战疫情。2023年春节期间,小布政府成立“小布出彩教育基金”,78位乡贤积极响应,捐资50多万元。

以红色潜移默化,倡导文明新风。挖掘苏区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小布生活的感人故事,教育引领群众,倡导文明新风,让美丽乡村有“颜值”,更添“气质”。充分利用小布农民喜欢在万寿宫戏台看戏的特点,因势利导,把小戏台变成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平台,增强传播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今年又投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80万元对万寿宫进行修缮保护,不仅让古老的戏台焕发了新的生机,也让小布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小布恢复成立源于苏区时期“蓝衫团”的小布蓝衫剧社,以小布红色故事为题材,先后创作了《红源》《茶女情》《塑梦》等多部地方戏,倡导讲卫生、守秩序、兴产业的农村新风尚,潜移默化地滋养着每一位小布百姓。目前,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张翠华、“江西好人”吴传寿、“赣州市道德模范”吴金秀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事迹。

以红色追根溯源,发挥“追寻效应”。发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成立地旧址的“追寻效应”,深入推进军地、校地、企地合作,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32069部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大咖”单位在这里设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吸引了一批小布红色文化传播人才。目前,小布有专业红色导游20名、本土导游30名。

带动绿色生态,筑牢振兴底色

优化空间生态布局。在规划设计中坚持以苏区红为主色调、主风貌,融入苏区元素,挖掘苏区故事,科学适度绿化,苏区红与生态绿完美结合,打造大土楼新村、科家小区、塔下社区等具有红色底蕴的生态社区7个。建设集红色革命教育和休闲体验旅游相结合、红绿融合的森林公园8个。2019年12月,小布镇大土楼村、陂下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定为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一是打造红色生态微菜园,将红色旧址、遗址等红色资源周边的杂草地、老宅基地等空地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微菜园,既解决了红色旧址周边杂草丛生的卫生难题,满足了周边群众生活需求,深受群众喜好。二是打造红色生态微公园,依托红色旧址,因地制宜建设红色生态微公园,让周边群众闲暇有去处、休闲有乐处。三是打造人居环境红色示范区,充分发挥革命烈士后代、老党员在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革命烈士后代、老党员为标杆,以自然村为整治单元,整村推进环境治理,全力打造具有新时代红色气息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

强化生态治理修复。铁腕整治石材无序开采,组成党员先锋工作组,在各开采企业开展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辖区内的16家石材企业全部关停。强力推进生态修复,打造红色苏区水土保持示范区,投入项目资金3200万元,修复石材开采废弃矿6个,山地面积1100余亩,还绿于山、还利于民。(杨辉  温水生  胡乐清  吴真真  文/图)

【责任编辑:曹洋】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