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葡萄大产业 昌吉天山北麓的新“丝绸之路”
文化引领,产业融合,天山北麓古丝绸之路重焕“一带一路”新光辉。
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50余名来自全国以及世界各地,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甚至说着不同语言的葡萄酒专家和从业者汇聚一堂,开始在“自由品鉴区”尝着来自1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葡萄酒佳作,并与同伴热烈地交谈。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他们针对千余款葡萄酒产品进行专业评审,参与多场葡萄酒双语主题论坛,并从种植到酿造深入探访多家天山北麓的酒庄企业,很多人作为首次来疆的海外游客,缘起由昌吉州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自此,打开了关于新疆葡萄酒产业与世界葡萄酒共舞的一扇窗。
新疆·昌吉“一带一路”大赛评审陆续进行签到
新疆·昌吉“一带一路”大赛评比赛场
根据新疆“十四五”规划,葡萄酒已经成为自治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形成以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吐哈盆地四大产区为引领,阿克苏传统木萨莱斯葡萄酒特色产区和南疆三地州葡萄蒸馏酒新兴产区的“4+2”葡萄酒产业大发展格局。
新疆幅员辽阔,一区一景,自然条件优异
近年来,天山北麓作为产区布局之首,已经拥有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约12.9万亩、产能达34.9万吨,全疆占比达70%。中国葡萄酒头部企业中信国安葡萄酒企业、张裕、中粮长城和王朝纷纷在此落户;印象戈壁、华兴庄园、大唐西域、香海国际、唐庭霞露、瑶池西夜、唐墩、葡城沽堡等特色酒庄百花齐放;全域葡萄酒企业总计40家,全疆占比达40%。
中信国安葡萄酒业玛纳斯厂全景图
中信国安葡萄酒业天山北麓玛纳斯小产区生态葡园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政策的扶持。昌吉州政府在葡萄酒产业推进、市场推广、品牌提升等方面不断发力,促进葡萄酒产业做优做强。昌吉州多策并举,通过一套“组合拳”,以天山北麓产区品牌建设、酒旅产业融合、产品营销推广为核心目的,为昌吉州葡萄酒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天山北麓继2018年在全国发布首个葡萄酒类《天山北麓生态产区-玛纳斯小产区食品安全白皮书》以来,已经连续5年发布,为中国葡萄酒质量安全建设树立了标杆。
第四届由北酒所主办的“马瑟兰嘉年华”在Zoodle如期启动
马瑟兰作为葡萄酒业内公认的中国酿酒葡萄“明日之星”,在中国各产区整体表现优异。天山北麓因超长的日照时数与大陆典型干旱气候,天山北麓的马瑟兰呈现出了更为鲜明的品种特色,其单酿、混酿葡萄酒产品在市面上越来越多,市场认知度也越来越高。品鉴活动上,很多葡萄酒爱好者及业内从业者对包括尼雅传奇马瑟兰混酿干红2019、印象戈壁马瑟兰混酿干红等葡萄酒赞不绝口。本次天山北麓马瑟兰主题日活动不仅让大家对天山北麓产区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还感受到了天山北麓产区葡萄酒风格的多样性,领略到了“中国明日之星”马瑟兰在天山北麓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
天山北麓具有代表性的马瑟兰产品齐聚京城“马瑟兰嘉年华”
“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绽放新疆昌吉。由昌吉州人民政府主办,昌吉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昌吉州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在新疆昌吉成功举行。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沿线核心区,与赛事的IP不谋而合,而天山北麓产区作为新疆最具代表的产区之一,通过大赛这一综合性的平台,向国内外友人展现了新疆葡萄酒产业的本土特色与地域专属的人文风情。
新疆·昌吉“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开幕式现场
本次赛事是自“一带一路”大赛创办以来赛事评委范围最广、参赛样品最多、本地特色最浓、宣传力度最大的一届综合性产业活动,各个环节都充分展现了昌吉的本土元素和亮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代表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玉苏甫江·麦麦提,“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主办方代表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州长郑敏,大赛组委会代表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书记、董事长王鹏宇,以及大赛评委代表“评委团主席艾哲庸”在大赛开幕式致辞。
千款样品,多元评审。经过主办方赛前的积极预热与招募,本届大赛一共征集到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含中国)的1079款葡萄酒进行评比和交流,其中国际样品480款,国内样品599款,较上届增加了164款,达到历届参赛数量之最。
大赛志愿者在公开品鉴区整理酒款
在赛事评委数量上,组委会邀请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52名中外评委和专家:其中国际评委34名、中国评委18名,评委团成员均为严格挑选的国际、国内知名的专业媒体人士、酒类商业人士、技术专家以及葡萄酒行业的意见领袖,例如拥有30年以上品评经验的大赛评委主席艾哲庸(John Herman Isacs)、世界葡萄酒大师凯斯帝·达特(Cassidy Dart MW)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延琳等。
与民歌舞,共饮美酒。作为首个葡萄酒风情街,“天山北麓葡萄酒风情街”是昌吉产区的葡萄酒会客厅,也是大赛整体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场景之一,将大赛从专业、学术且相对封闭的活动模式,成功转型为跨行业、跨领域的“与民同乐”。大赛的评委嘉宾来到葡萄酒元素丰富的夜市、小吃街,与昌吉本地的消费者一起,在烟火气息浓郁的欢快氛围中,体验了葡萄酒为生活带来的滋味和乐趣。
大赛评比现场侍酒师身着“艾德莱斯”元素的民族特色服饰亮相
国际交流,产区发展。本届大赛引入产业先进理念,结合天山北麓产区特点,共组织了两大场主题论坛:一是举办科学文化论坛,由葡萄酒大师凯斯帝·达特(Cassidy Dart MW),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酿酒工程系主任、教授李德美,中国食品发酵工程研究院高级顾问黄宇彤3位专家分别从阿塞拜疆葡萄酒产业发展成功案例、新疆葡萄酒的多样性、风格特点以及通过格鲁吉亚案例探讨新疆葡萄酒产区公共品牌建设与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演讲和分享,旨在为天山北麓产区从业者提供更多学习、借鉴的内容和知识,助力产业发展;二是天山北麓产区专题论坛,通过昌吉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苏晓莉生动的推介,让与会嘉宾充分了解了昌吉州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历史与优势,认识到无论是昌吉州政府对于产业的政策支持,还是天山北麓产区本身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都是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也将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投身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而新疆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学院院长杨兴元对于新疆天山北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前景的展望,更让与会嘉宾对于天山北麓产区前进之路充满希望和期待。
昌吉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苏晓莉为与会嘉宾发表“昌吉州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历史与优势”的主题演讲
大赛论坛现场评委嘉宾认真聆听主题演讲
衍生活动,消费助力。以本次“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为契机,昌吉州人民政府还植入了第二届天山北麓葡萄酒直播节、昌吉市小吃节、葡萄酒品鉴展销会、阜康天池旅游节、玛纳斯碧玉节等系列文旅活动,从葡萄酒出发,将特色产品、本地美食、本土风光呈现到与会评委及嘉宾面前,引导大家全方位感受新疆,了解昌吉,认识产区。与此同时,系列活动的举办真正让本地消费者成为了行业赛会有机的一部分,以多角度的跨界融合,让广大消费者通过“美食+美酒”、“美景+美酒”、“特产+美酒”的组合方式,品鉴产区葡萄酒,了解产区文化,带动葡萄酒消费。
多点开花,天山北麓品牌培育进行时
wineapp葡萄酒总监Carmen Lim在大赛现场参与评审工作
航拍香海酒庄的庄园及葡园全貌
文化引领,跨界营销推进产业融合。结束完3天紧张的评审工作后,“一带一路”大赛的评委们展现了“欢脱”的一面,在海拔3056米的天山天池马牙山异口同声地喊出了“天山北麓,畅游畅饮”的口号。
2024年,有着天山天池、北庭故城、江布拉克、玛纳斯湿地、天池滑雪场等众多优质旅游资源的昌吉将成为更多人的“诗与远方”。葡萄酒作为风土能够给予人类最为惊喜的产物,将与天山北麓的“新旅行方式”深度捆绑,北酒所也将联合中国头部整合营销机构,为昌吉提出全新的酒旅融合解决方案,坚定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产业,引领带动新消费。
布局海外,开拓天山北麓产品新市场。近年来,中国葡萄酒的产业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在品牌打造、产区搭建、市场开发等多个层面均较以往有大幅提升。葡萄酒作为“三产融合”的典型产业,特别是新疆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在各级政府主导下,产业基础实力已有大幅提升、成长速度极快,“走出去”也成为产区的重要发展任务。
一颗小葡萄,孕育大篇章。“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不仅是一项葡萄酒专业赛事活动,更是汇聚行业资源的平台、对外宣传推广的桥梁。通过持续有效的举办,北酒所将持续助力天山北麓葡萄酒产业带,以赛为媒,以酒会友,打造具有“国际标准,昌吉特色”的紫色名片。(BRWSC组委会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