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四川成都持续推进产业融合共兴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2024-01-02 16:24:20

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光阴似箭,一年又将过去。如同我们期盼新年,在四川省成都市数百万亩高标准农田,庄稼也“盼望”着又一年的破土迎春,迎接又一年的好光景。

民以食为天,仓廪实则天下安。自古富庶的成都平原,有着“沃野千里”的得天独厚,也紧攥“水旱从人”的智慧。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筑牢粮食安全基石,四川成都持续推进产业融合共兴,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协同提升城乡经济发展水平。

又到年终岁末,让我们一起走进成都城乡各地,品味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下成都人的“三餐四季”。

市民吴女士最近心情不错,她在天府绿道小程序上抢的5斤大米,前几天寄到了家里。“大米的质量不错,颗粒饱满,色泽也很均匀。”更令她欢喜的是,这是产自环城生态区的粮食,“我上班每天都要路过绕城高速,很有意义。”

这些大米,来自今年环城生态区6万余亩总面积的秋收。时值岁末,“庆丰收”的喜庆呼应着春夏的耕耘延续至今,向绕城高速两侧蔓延,越过公园、绿道、写字楼和骑行的市民,丰富着成都人佳肴满目的餐桌,也装点了城市里的田园风光、家门口的都市农业。

年关在即腊味浓,城乡丰收又一年。从有景又有田的环城生态区,延展至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人们正凭着科技和智慧,赋能一亩亩土地、一粒粒粮食和种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千年故事,正跨越城镇和乡村的边界,在成都人的一日三餐中不断被续写……

藏粮于地的“成名曲”

玉米、麦子、大豆、油菜……除了令吴女士欢喜的大米,在环城生态区十万亩粮油产业带,还孕育着多种作物和农田。“围绕在公园里种田、在环城生态区做农业,正进一步提升景观性、互动性和交互性打造。”天府绿道农科公司青龙湖农业项目负责人胡鑫介绍,部分农田可给市民提供交互体验,比如今年9月的绿道丰收节,市民能体验收割乐趣、逛玩农趣集市等。

以“生态本底+场景营造+商业业态”为发展路径,环城生态区正成为成都的热门户外休闲目的地,累计接待游客破1.5亿人次,年均旅游人次超5000万,2023年“十一”黄金周达196.9万人次。

要回答“在哪里种粮”,成都的答案不会单一。城市到乡野,新画卷正在绘制。平地机和挖掘机互相配合,施工车辆来回穿梭,一块块整齐标准的大田、一条条笔直的灌排渠道逐步呈现……12月正值秋收后的农闲黄金期,温江、新津等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

位于温江区和盛镇约800亩的东宫寺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开展施工。项目负责人介绍,小田正被平整为大田,机耕道直通家门口,水渠修到了田中间,耕种变得更高效。

“高标准农田是成都藏粮于地的‘成名曲’。”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按照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生态友好、稳产高产的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今年全市新建33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经全面完工,至今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88.77万亩,“一带十园百片”粮油产业园区高标准农田覆盖已达90%以上。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耕地农田的保护和提升变得更重要。

盘点成都今年收成,多个纪录已被改写——在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小麦新品种蜀麦1868百亩连片实收亩产达516.9公斤创成都平原新高,蜀麦133实收亩产达608.7公斤创成都市小麦最高单产;在邛崃市千亩科技示范区,优良品种川麦104实收测产平均亩产528.1公斤,对比传统种植方式增产17%……

在成都,粮田变“良”田,现身于写字楼的落地窗下,出现在诗意乡村的沃野上。向着明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70万亩以上,产量230万吨以上,蔬菜面积稳定在260万亩以上”的目标,成都持续向前。

藏粮于技的“执念”

高水平打造“天府粮仓”成都片区,还得藏粮于技,也就是“谁来种粮”的问题。

在成都,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推进,各种科技手段、机械装备为种粮插上“翅膀”。“90后”女孩王伶俐就是这样一位农业职业经理人,返乡种粮八年的她管理着近4000亩高标准农田,这是其父辈所无法想象的。

“插秧插得好不好,我们心里都有数,插得不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安排人工精准补插。”王伶俐以“大田北斗”软件为例,它连接着合作社的插秧机、收割机和拖拉机,农机运行情况、作业时长、作业面积、行走轨迹等数据手机上“一目了然”。从最初的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到现在共管理4个土地合作社、1个烘储中心和1个农机合作社,她深谙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管理融合的重要性。

大田北斗系统以外,陆续购入插秧机、拖拉机、无人植保机等40台农机设备……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实现育秧、插秧、施肥、植保等全过程机械化、信息化,今年每亩水稻实现增产50斤,全部为下游米厂的订单生产,亩均分红有望突破800元。

近年,随着《成都市农业科技英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成都市深化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等政策支持,像王伶俐这样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越来越多。目前,全市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达3万人,2025年将培育打造一支以5万名农业职业经理人为引领、拥有40万人以上规模的高素质农民人才方阵。

不久前,成都又提出要着力锻造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成都农匠”,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做优公园城市乡村表达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批又一批乡村经济中的匠人、高手或能人,将参与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进一步引领带动成都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种质资源的“大脑”

“实现单季亩产1251.5公斤,创下超级稻单季亩产的世界纪录!”——前不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的德昌基地传来喜讯。随着超高产攻关目标的逐级突破,“天府之国”距离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更近了。

好粮来自好种,种业,是端牢中国饭碗的根源和基石、农业的“芯片”。高水平打造“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如何守好种质资源关系着农业“大脑”。这在天府现代种业园,或许能找到答案。

作为中国首批五个国家级种业园之一、西南唯一的国家级农作物种业园区,天府现代种业园集科技研发、双创孵化、博览交易等功能于一体,搭建了“一库一院五中心”重大种业研发平台。

采集、选种、制样……12月21日上午,在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种业实验中心,四川天豫兴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正在检测新一批种子。“我们是第一家入驻的生物育种高新技术企业,正开展植物分子育种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服务。”站在该公司1200平方米实验室内,天豫兴禾首席科学家胥南飞表示,将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中国农业生物技术的主力军。

“基因超进化”筛选系统和“自身基因优化育种”等技术体系是天豫兴禾的“独门武功”,能快速、精准开发出具有除草剂抗性等优良性状的植物新品种,已拥有国际、国内多项发明专利。

目前,天府现代种业园已率先在全国建立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抢救性收集国内外优质种质资源。该中心库相当于一个种子“基因库”,每年计划保存各类种质资源180多万份,包括植物资源、食用菌、畜禽、水产等国内种质资源,最久可贮存50年。

随着天豫兴禾在内的近30家种业领军型企业和科创型种业企业的入驻,一项项科技创新和转化成果日渐涌现,由四川农业大学和邛崃市嘉林生态农场共同培育的“天府黑猪”,就是其一。今年6月,它成为四川省第一个以地方猪遗传资源为主要育种素材培育出的国审猪新品种。

“为保留优质‘芯片’,我们利用成华猪和英国巴克夏猪的遗传资源,运用现代育种新技术成功培育。”邛崃市嘉林生态农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府黑猪”兼具“成华猪”肉脂白、肉红、皮厚优势,又具备外血猪生长速度更快、瘦肉比例高、成本更低的特点,且繁殖性能大大提高。

攻关种业芯片,成都持续做强现代种业产业链,正加快构建种业发展格局,2025年将力争种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加快建设成为全国现代种业高地。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在成都388.77万亩的高标准农田上,建良田、育良才、选良种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成都人的一日三餐里,蕴藏着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更见证着新时代城乡融合的大美图景……(王继发  蒋俊伟)

【责任编辑:曹洋】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