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
6月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重庆专场,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等围绕“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作介绍,并答记者问。
“党的二十大以来,我们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高效能治理,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GDP超3万亿元的城市。”胡衡华说,今年一季度重庆GDP增长6.2%,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回升向好,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重庆连续两年‘新春第一会’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目的就是要举全市之力推进这项战略落地见效。”发布会上,胡衡华介绍,近年来,重庆突出“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部署实施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高品质生活惠民富民等“十项行动”,努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胡衡华说,川渝地区生产总值4年增长2万亿元、去年达到9万亿元,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从产业协作来看,这些年越来越密切。以汽车制造为例,成都造的沃尔沃,装有重庆的零配件;重庆产的长安深蓝汽车,离不开四川宜宾的电池。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并不仅限于汽车产业。目前,四川已成为重庆最大的销售目的地和第二大采购来源地,川渝贸易往来去年超过8700亿元。
从交通基础设施来看,如今,成渝两地已形成“1小时交通圈”,从重庆沙坪坝站坐“复兴号”到成都东站最快只要62分钟。到2027年成渝中线通车后,通勤时间将进一步缩短至50分钟。不仅是高铁,两地还累计开行22条跨省公交,省际在建及建成高速公路达到20条,目前两地人员往来日均超过100万人次。
川渝通办也让老百姓跨省办事越来越便捷。重庆和四川推出3批次311项政务服务事项“川渝通办”,累计办件量已超过1800万件次。如今,两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不需要来回跑,手机上可以“一键申请、全程网办”;川渝413家医院112项检查检验结果可以互认,两地经营主体办理营业执照同一标准、互办互发、“1日办结”,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多同城化便利。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发布会举行当天,正好是世界环境日。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常务副市长陈新武表示,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临江城市,长江从东到西贯穿全境691公里,三峡库区85%的库区面积也在重庆境内,所以保护好重庆的生态环境,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重庆重大的政治责任。
近年来,重庆牢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九治”,城市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如加强401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打造了水环境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实现了对全市120个河流的智能监测,水环境问题从发现、溯源到处置的效率提升了80%以上。
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中,一般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76%。特别是垃圾处理,变“填埋”为“焚烧发电”,去年全市的垃圾发电量超过30亿度,可以满足370多万居民一年生活用电,相当于中心城区超过1/3的居民用电都是通过垃圾发电循环利用的。
重庆还开展了缙云山、铜锣山等山体整治,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1522万亩,修复矿山9.2万亩。加强长江岸线保护,治理109公里岸线,建成“清水绿岸”河段400公里。结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100个巴渝和美乡村,目前已经有164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陈新武表示,接下来,重庆将下更大的力气,根治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打造一批群众认可的标志性成果,以实际行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迎接明年在重庆举办的世界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
加快形成跨越山海的通道网络
“目前,中欧班列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重庆市副市长郑向东表示,重庆作为最早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已经累计开行了近16000列,发运货物130万标箱、运输货值超过了5300亿元。
“近期,在国际海运航路受阻的情况下,重庆中欧班列运往欧洲的货量和货值分别增长了217%和190%,展现了国际贸易陆路运输的韧性和潜力。”郑向东说,未来,中欧班列对重庆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会持续加大。
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起者、推动者、建设者,近年来积极发挥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作用,主动协同国家有关部委和沿线的“13+2”省(区、市)以及东盟各国,共同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郑向东说,重庆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跨越山海的通道网络。常态化开行铁海联运班列、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和跨境公路班车,延伸拓展中老泰跨境班列、中缅公铁联运班列等新路线。截至目前,通道可通达辐射123个国家和地区的514个港口。
下一步,重庆在提升对外开放能力方面,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好通道网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国际物流集疏运体系,开行钦州至新加坡“天天班”航线。二是搭好合作平台,深化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打造向西向南的国际贸易中心。三是抓好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陆海贸易新规则,扩大多式联运“一单制”的应用规模,迭代升级数字陆海新通道,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数字赋能为百姓生活添便利
在数字重庆建设中,重庆通过打造“一件事一次办”数字化应用,将原先需要来回跑、多次办的事项,变成了“一键登录、一次办成”。目前,这种“一件事一次办”上线已经超过了80个主题套餐,覆盖了新生儿出生、企业开办等90%以上涉民生和企业服务的高频事项,推动行政服务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去年4月,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召开以来,工作成效体现在城市治理的各个方面。”重庆市副市长江敦涛说,取得这些成效的背后,是数字重庆建设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可以通过三个关键词来反映。
第一个关键词是“一体化”。重庆按照“市级统建,市、区县分级管理,市、区县、镇街三级贯通使用”的思路打造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在数据方面,建立了上接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下至镇街,横贯126个市级单位和部门的数据平台,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到90%,有效解决了跨部门数据收集难、共享难的问题。在应用端,打造了渝快政、渝快办,分别作为全市政务人员办公和企业群众办事的总入口,全量接入各类政务应用,避免了重复建设。
第二个关键词是“一件事”。就是通过数字化集成改革,把多个部门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下的“一件事”。重庆设置了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六大数字应用系统,以数字化的理念和方法,推进工作流程优化、体系重构、能力提升。
第三个关键词是“一盘棋”。在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过程当中,重庆建立了市、区县、镇街三级贯通的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由市级统一开发数字化系统,市、区县和镇街分别设置实体中心,可以实时监测城市运行相关的体征指标,分级调度处置相关的问题和事项,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数字重庆建设是一个持续迭代升级的过程。”江敦涛说,接下来,重庆将系统提升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的实战能力,以及各级各部门协同履职能力。同时,谋划打造更多管用好用的数字化应用,不断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子。(记者 刘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