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亦庄举行 17个项目签约
2月3日,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亦庄)举办。会上,北京市商业航天创新行动方案进行首场解读。
北京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航天领域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国内领先,聚集了全国主要的核心研发单位,研发设施齐全、创新人才集聚,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民营商业航天创新产业集群,培育出银河航天、蓝箭航天、星河动力等一批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2023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榜单中,北京企业有51家,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大会首次解读了《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关键技术攻关、产品示范应用、政策先行先试以及创新生态营造等多个维度提出了23条重点任务,该方案明确提出,到2028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产品研制能力和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能力,引进和培育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和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数量超过20家,建成2个特色产业聚集区和若干特色产业园,不断壮大北京商业航天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提出,争取再用5年时间,将北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聚焦到北京亦庄,在商业航天领域,目前已聚集50余家航天企业,覆盖运载火箭、卫星研制、卫星应用、型号配套、地面设备、技术应用等领域,落地的民营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数量占全国70%以上,并取得商业航天领域多个“第一”。
面对新形势,如何抢抓商业航天发展重要机遇?北京亦庄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亮出自己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在《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发布后,北京亦庄主动落实相关工作部署,并正式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商业航天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亦庄商业航天十八条”)。
根据“亦庄商业航天十八条”,北京亦庄将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产业集群、强化发展要素保障、培育高质量产业生态等方面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到2028年,北京亦庄商业航天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产品研制能力和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能力。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引进和培育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和5家以上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数量超过5家,在5个以上行业领域打造一批应用示范场景,建成并投入运营空天街区和“北京火箭大街”特色园区,形成商业航天500亿级产业集群。再用5年时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成为“千企联动、千星入轨、千亿营收”的商业航天创新集群,努力建成中国商业航天聚集发展主阵地、世界航天产业创新新地标。
此外,大会正式发布“北京火箭大街共性科研生产基地项目”(简称:“北京火箭大街”)方案。据介绍,“北京火箭大街”占地97亩,将以共性技术平台为驱动,加强创新供给,解决商业航天领域试验资源紧缺、测试服务供不应求的痛点,快速提升商业航天产业化基础能力,建设创新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科技互动展厅,吸引商业航天全产业链优质项目聚集,引领全国空天产业发展。
在政策支持和产业配套服务的双轮驱动下,北京亦庄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商业航天企业、合作伙伴等加入。在大会现场,北京亦庄集中签约重点产业项目、重点投资项目、共性平台项目、战略合作项目4大类一共17个项目。
面向苍穹,北京亦庄如何推动更多商业航天企业发展?在会上,亦庄商业航天“参天计划”正式启动。北京亦庄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为中国商业航天贡献亦庄智慧、亦庄方案’的目标,面向商业航天企业从萌芽到参天大树发展全程,我们推进一个规划、一个平台、一套政策、一支基金、一批项目、一批空间‘六个一’工作机制,全力培育伟大商业航天企业,努力将亦庄建成中国商业航天聚集发展主阵地、世界航天产业创新新地标。”
其中,“一个规划”是北京亦庄以参天计划为主线,全面绘制商业航天产业链图谱,加强多元路径培育,支持前沿代际研发,促进跨界技术融合,持续刷新商业航天集成速度、创新力度、协同广度,推动商业航天人、产、城融合发展;“一支基金”是指北京亦庄将搭建企业从创新萌芽状态向参天大树状态的全程金融赋能体系,不断扩容商业航天产业基金规模,提供专属管家服务全方位助推航天企业上市,助力人才梦想实现、创新企业扎根、伟大企业绽放。
接下来,北京亦庄将“用一座城来发展一个产业”“用一个创新生态托举一个产业”“用一套服务方案护航一个产业”,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贡献“亦庄力量”。(记者 池梦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