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示范生”的乡村振兴答卷——解码重庆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县的探索

2023-12-27 14:30:10

来源: 重庆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岁末又至,重庆乡村振兴又将迎来“交卷”时刻。

重庆市将38个涉农区县分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类、重点帮扶类、积极推进类,分别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分级培育乡村振兴示范。

连日来,笔者对南岸区、梁平区、永川区3个先行示范类区县进行了采访,从产业、治理、城乡融合等方面,解码这些“示范生”的乡村振兴探索。

产业发展更优质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眼下在梁平区,张鸭子、奇爽、海老汉等预制菜企业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生产、装箱、运输产品。另一边的梁娃·食尚夜市,丰富的预制美食、智能应用和预制场景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品尝、参观、体验。

“预制菜”无疑是这一两年来梁平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一头连接田间地头,一头连接市场餐桌,预制菜产业是促进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有效手段。

作为“巴蜀粮仓”,梁平拥有3个“百万亩”级产业基地(粮油、生猪、果蔬)、20万亩水产基地以及25万亩调味品基地,发展预制菜具备坚实基础。

2022年,梁平强势进军预制菜产业,提出打造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通过预制菜产业园建设,集聚效应迅速释放。目前,该区已汇聚预制菜全产业链企业318家,实现产值280余亿元,同比增长10.4%。

“农业产业是预制菜的基础。”梁平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梁平,梁山街道八角村的舜士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10万只鸭子为“张鸭子”供货;作为预制菜的主打原材料之一,莲藕开始走俏,带动仁贤镇恢复莲藕种植。

但这还远远不够。为了寻找更多原材料,梁平还与四川新希望集团签订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订单,跟四川大竹共建水稻种植基地,购买四川开江小龙虾。

今年初,梁平区出台相关文件,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预制菜产业原材料供应基地300个,规范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00家、合作社与家庭农场1000家。

今年,梁平预制菜产业集群被认定为2023年度重庆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预制菜产业园被列入重庆市特色产业基地创建名单。

乡村治理更有效

和谐善治,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新征程上,乡村治理普遍面临着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不强、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面对基层矛盾纠纷点多面广的情况,往往力不从心。

“我们认为,党建应在乡村治理中起到引领作用,并为此进行了实践。”永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通过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助力农村地区建设发展。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以党建引领农机社会化服务。

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耕种收样样都不轻松,农户们迫切需要“铁牛”来助力。

近年来,永川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随之而来的是农机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农户对此反映强烈。2021年,仙龙镇业主管明春就因农机不够,导致油菜收割不及时,一场大雨后损失了1万多斤油菜。

永川从党建入手,鼓励农村基层党组织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将支部建在合作社上,把党员放在合作社里。

仙龙镇先行先试,成立重庆先龙农机专业合作社,由管明春任合作社党总支书记。何埂镇科名村、双石镇脚盆井村、吉安镇金门村也相继成立了农机合作社。

通过几个乡镇的试点示范,永川已引领培育服务主体41个,全区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从2019年的6.8万亩提升至目前年均20万亩,农业现代化步伐越来越快,农民种田越来越轻松。

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推行网格治理、院落治理,开展宣讲、普法、先进评选活动推进法治德治实践……永川现已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2个、示范村6个,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3个,建成市级及以上民主法治村52个,区级民主法治村207个、实现全覆盖。

城乡融合更紧密

乡村振兴需要城乡资源、要素的流动互通,二者互融互通,才能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南岸地处中心城区,具备城乡融合发展基础。近年来,该区坚持以城乡融合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助推全面乡村振兴。其中一个抓手就是让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结对,谋求共同发展。

12月22日,南岸区举行了首届城乡融合丰收展(爱乡集),活动现场,该区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与迎龙镇清油洞村签订了城乡融合发展结对合作协议,南湖社区公益站也与清油洞村互助会正式结对,为城乡融合发展再添新动力。

除结对外,让城市人下乡消费,是另一个促进融合的手段。

时下,走进广阳镇东南角的银湖村,村里440亩的水库平如明镜,风光正好,成群的鸟儿在水面上嬉戏,俨然一幅恬静祥和的山水画卷。

这一汪清澈的水体是银湖村最具魅力的“名片”之一。近年来,通过实施污水、河湖、村容村貌整治提升专项行动,银湖村转身成为美丽乡村,并依托生态风光,引来业主发展起了花卉苗木及生态种养业,形成了以广阳枇杷为核心支撑,潘青桃、猕猴桃等多种特色优质果品“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吸引了众多市民节假日前来打卡。

此外,南山街道放牛村成立全市首个农村物业服务企业、南山街道双龙村花卉盆景产业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南岸聚焦重点改革、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多方面,持续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乡村基础设施、产业、文化等全方位提升,南岸区成为了市民近郊乡村之旅的热门打卡地,2023年南岸区预计实现乡村休闲旅游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8%以上。 (栗园园)

【责任编辑:曹洋】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