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陕西洋县筑巢引凤兴产业

2023-11-28 15:20:49

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年来,陕西洋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区位优势,以县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有机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新路径,打造有机产业人才发展新高地,实现人才工作与有机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抓机制创新打造聚才“强磁场”

优化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围绕做大做强有机产业,定期召开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确定人才招引目标计划,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重点,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抓人才工作责任,凝聚组织部牵头抓总,各部门通力协作的工作合力。

理顺工作运行推进机制。根据有机产业发展需求,整合资源,建成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成立园区管委会和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形成管理运行协同高效的“一套班子”,为有机产业发展聘请85名高级顾问,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专业人才配置。

健全完善政策体系。聚焦有机产业提质增效,出台《支持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若干措施》《关于建立事业单位人才编制周转池的意见》,并设置50个事业单位人才编制用于招引有机产业等专业人才,从源头上为吸纳有机产业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出台《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打造高端有机人才聚集地,全县12户企业建立省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4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等科技创新团队参与企业转型升级和对外科技合作,有力促进全县有机产业转型发展。

抓载体建设激活用才“动力源”

搭建平台引才。瞄准有机人才引领支撑有机产业转型发展,成立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洋县分中心、科技创新孵化(培训)中心、高校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人才工作站点,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十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科学实验基地等37个创新平台。目前已引进10多名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来洋创业。今年我们又与陕西理工大学签订校地人才合作协议,组建“博士挂职团”,重点解决洋县有机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产才融合用才。主动对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围绕有机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有机产业创新链布局人才链,聚焦有机产业、现代材料和航空配件制造等特色产业靶向发力。组建7个“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和14支“新双创”队伍,与国家高层次人才签订重大有机产业合作项目20多个,实现“产”与“才”精准对接。

用活资源育才。立足全县有机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对本土有机产业人才的带动培养作用。采取编写讲义、集中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全县先后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农业技术骨干189名,打造猕猴桃、中蜂、食用菌等有机产业示范村65个,有机产业示范园和示范点98个,有机产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抓服务保障营造留才“生态圈”

一方面,服务上全程跟踪。聚焦精准服务,当好各级各类有机产业人才的“服务员”。建立县级领导联系服务有机产业人才和专家机制,县级领导每年对有机产业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进行走访慰问,了解需求、解决困难。建设园区人才公寓,为高层次人才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职级职称、医疗社保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务,让人才愿意来、能留住、扎下根。

另一方面,资金上充分保障。县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等重大人才项目实施。探索设立优秀人才金融服务平台,提供产业贷、有机贷等金融服务,帮助人才解决融资困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有机产业资金统筹力度,近三年来,累计为有机产业领域拨付科技人才资金700多万元,有力推动有机产业的快速发展。

下一步,洋县将继续聚焦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实现人才引育留用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洋县绿色有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苟晓斌  文/图)

【责任编辑:曹洋】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