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服务“三农”初心,勇担乡村振兴使命巴南区供销社全面推进综合改革成效明显
近年来,重庆巴南区供销社深入贯彻中发〔2015〕11号文件,把综合改革作为重大使命和重要机遇,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积极探索针对性、原创性、差异化的综合改革路径和方式,发挥好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多项改革工作受上级表彰奖励。
“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专项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7年7月巴南被确定为全市6个先行试点区县之一。按试点方案落实财政扶持资金640万元,重点打造基层社示范社,吸纳57532户农村常住农户加入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入社入会率为71.13%。通过全国供销总社检查验收,获评市供销系统先进单位。
“三社”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区政府出台了《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工作措施》,在21个涉农镇街全面推进,全系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培育打造“三社”融合示范亮点社10个。通过提供信息咨询、制度规范、代办代报、产销指导等服务,采取保底收购、二次反利、利润分红等方式,建立“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联系涉农银行帮助农民合作社等融资2000余万元。
强化组织体系建设筑牢服务乡村振兴前沿阵地
新组建基层供销社14个,累计达23个,实现涉农镇街全覆盖;打造市级基层供销社示范社10个;获评全国基层社标杆社5个;指导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222个,建成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44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设立镇级农合会分会19个,会员391个,服务实现涉农镇街全覆盖;成立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为涉农经营主体提供代账代办代报代管等专业化服务,已签约服务经营主体150家;建成区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分中心,并设立镇村信息站点45个。
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全力保障农资供应
配合做好农资集采平台建设工作,负责耘农资平台运营的国有公司与区供销社农资储备配送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全区建立“重庆农资”连锁店和庄稼医院69个,年储备销售化肥1万余吨。积极应对客观因素对农资储备的诸多影响,常年以低于市场均价5%的价格让利销售化肥并免费配送进村入户。为扶农助农,免费指导科学施肥、合理用药,近年来还赠送化肥70余吨。
培育壮大服务主体全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全系统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22个,大力推广石滩供销社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售的“五代”服务模式和接龙美亨公社统一品牌、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采摘,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常年服务面积10万亩次以上。顺友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入股的石滩镇水稻商品化育苗中心,将满足10000亩农田秧苗及数十万亩蔬菜基地用苗,是集生产、示范、培训、科研于一体的现代设施化育秧工厂,达到国内一流、市内领先。通过推进产前产中产后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服务,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
强化品牌引领加快“供销社+互联网”发展
一是2015年区供销社牵头组建全区农村电商平台公司——重庆农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司线上有京东·巴南馆、微信商城农禾优选和农禾严选、“供销耘店”等平台窗口,线下有巴南农产品体验馆、中西部(重庆)消费协作中心巴南馆、社区“供销耘店”,线上线下常年展销巴南农特产品150余个,并牵头承担全区消费帮扶任务。二是2017年成功注册“巴之源”品牌,并确定为巴南区公共品牌。现已打造“巴之源”品牌豆腐乳、豆豉、腊肉、香肠、大米、茶叶等产品10余个。三是2021年在石龙镇大兴村建立“农禾电商巴之源产业基地”,通过标准化实现品牌化,形成产供销一体化。
牵头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助推乡村绿色发展
2018年区委、区政府安排由区供销社牵头此项工作。建立了“公司+站+点”的三级农膜回收体系,建设回收站点206个,实现涉农镇街全覆盖。连续五年超额完成市供销总社和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累计回收废弃农膜1146.32吨。2019年开展加厚和可降解地膜试点工作,连续五年累计推广面积3340亩。各项考核指标持续位居全市前列。
“三会”制度建设健全联合社治理体系
2022年6月召开了区供销社第五次代表大会,是继上一次代表大会以来全区供销社系统32年来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以及理事会主任、副主任和监事会主任,修订了《章程》,不断完善以联合社为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以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双线运行机制。
巴南区供销社将始终牢记为农服务的根本宗旨,持续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不断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贡献供销力量。 (吴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