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通道”到“产业” 德宏口岸经济提质加速

2023-09-11 14:22:22

来源: 人民网-云南频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9月初的云南畹町口岸,车来货往,延续着夏季的气温与繁忙。入境农副产品从这里被运输到不到10公里远的中缅(国际)现代农商产业园,完成落地加工、仓储运输;瑞丽市环山工业园区,通信电子等产业的厂房正在抓紧兴建;多宝之城直播基地人头攒动,创造着消费活力……

立足沿边开放的区位优势,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做强口岸经济,推进开放兴边,正不断释放出新的发展潜力和辐射效应,成为云南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一抹亮眼色彩。 

【1】瑞丽多宝之城直播基地内顾客正在挑选商品。人民网-雷霁摄

瑞丽多宝之城直播基地内顾客正在挑选商品。人民网 雷霁 摄

畅通循环开放兴边强口岸

在畹町口岸的芒满通道,满载货物的车辆来来往往,边民互市有序进行。这里是粮食、食用水生动物、水果、非即食性冰鲜产品的指定进口口岸,也是中缅贸易最大的进出口水果交易口岸。

传统的进出口商品来往畅通,也有越来越多新品类的货物从这里出发,辐射到各地。“与2019年相比,畹町口岸进出口商品类目有了大幅增加,也不断从低价值向高价值转变。”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商务局口岸科科长何正波介绍,畹町口岸正努力进一步畅通贸易物流与产业链,围绕枢纽型口岸的方向建设打造。

畅通离不开高效与便利。在畹町口岸边民互市服务中心,来自畹町镇混板村委会混板村小组的村民张雪说:“以前我们要来市场上排队等候申报,现在报关只需要在自助终端机上操作,在家用手机也能操作,非常便利。”

“人工+机检”监管模式提升了畹町口岸通关效率,专用窗口和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产品实施“免到场查验”“附条件提离”,边民互市申报每票时间较原来缩短约1小时,而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完成报关平均仅需30分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畹町口岸累计出入境货运量约108万吨,货值约79亿元。

同样的高效与便利也在距离畹町口岸不到一小时车程的瑞丽口岸上演。在瑞丽口岸边检站两平方米左右的办理窗口中,工作人员每天保障着出入境人员的手续办理和检查有序进行。

截至9月4日的数据显示,今年年初恢复通关以来,瑞丽口岸检查出入境人员共185万余人次,交通工具34万余辆次。“日均流量从恢复通关初期的几百人次上升至目前的1.33万余人次。”瑞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队长刘灼兵说,瑞丽口岸也在探索外国人入境、停居留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实现以码提效、以码管人、以码赋能,巩固落实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措施。

便利通关,畅通循环。以口岸为纽带,德宏实现了国内外的资源汇集与市场连接。今年上半年,德宏实现口岸进出口贸易额374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75.9亿元,增长34.7%。

【2】瑞丽口岸。人民网-雷霁摄

瑞丽口岸。人民网 雷霁 摄

人货两通贸易之花绽沿边

今年8月10日,随着一架腹舱装载2.57吨货物的航班由德宏芒市机场飞往缅甸仰光国际机场,德宏芒市机场国际货运站正式启用。德宏芒市机场也成为云南省州(市)第一家具备国际货运资质的航空口岸。德宏芒市机场总经理助理余继良介绍,“正式启用以来,我们目前运送了20余吨布料,产值在240万元左右。”

德宏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发展起来的纺织服装业也成为了沿边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而德宏芒市国际机场国际货运站的启用,补齐了德宏州航空口岸客货并举的短板。“国际货运站启用后,如玉石、布料等高附加值产品能够通过空中通道运输,作为水陆通道的重要补充。”余继良说。

从昆明斗南装载运输,用最快三天半的时间让云南鲜花送达缅甸仰光。这是位于畹町经济开发区内的瑞丽市畹町远达储运物流有限公司于今年开通的“中缅跨境鲜花冷链运输”专列。

“目前我们每周有4至6柜的鲜花运送至缅甸,依托智慧化管理和高效调度系统,运输时间从原来的两周左右缩短至最快三天半。”该公司瑞丽—曼德勒—仰光专线负责人姚长安介绍,借助畹町口岸的中缅双边农副产品贸易缺口高度相补的特点,公司还开展缅甸农副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境冷链回程货物运输业务,实现跨境业务的双向联动。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瑞丽—缅甸海公铁联运班列成功开行,瑞丽也在主动协调推进境内外铁路、高速公路、瑞丽江界河航道提级、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大通道建设,海公铁联运、海空铁联运、陆水联运等多式联运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3】中缅(国际)现代农商产业园。肯发实业供图

中缅(国际)现代农商产业园。肯发实业有限公司供图

产城融合从“通道”到“产业”抓机遇

走进中缅(国际)农商产业园,一批加工、仓储、交易、物流设施,以及办公大楼、职工宿舍楼等服务设施已经建成。

2020年,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肯发实业有限公司与瑞丽市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合作共建“中缅(国际)现代农商产业园”项目。肯发实业有限公司贸易部经理廖肇超介绍,到2023年8月,园区已有玉米、绿豆、姜黄素、冰糖等6条生产线。在今年年底还将开工建设中缅铁路入园专线,规划建设现代化冷链物流、保税仓储系统,建设智慧物流平台。

依托毗邻口岸的位置、政策优势、人力成本、交通运输等条件,园区定位于对周边国家的农副产品进行落地加工、展示交易、仓储聚散,同时也积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涉农轻工产品进行就地加工出口。

留住资源、汇集要素、增加附加价值,变“通道经济”为“产业经济”,德宏口岸经济正向着新范式发展壮大。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党工委委员、四级调研员黄维力表示:“我们利用好资源优势,为企业降本增效,积极引入加工型企业,做好边民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以此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瑞丽沿边产业园,“产城”融合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畹町、芒令、姐告、环山工业园、弄岛5个片区,纺织服装、通信电子、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装备制造4大主导产业,以及配套发展保税业务、跨境业务、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推动着“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发展。

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日夜不辍,流动不息。口岸的要素流动为德宏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同时也在留住机遇、创造价值,推动着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塑造着更有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口岸。(雷霁)

【责任编辑:李鑫】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