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绿浪绘就多彩生活贵州省黔南州供销合作社布局山地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于重峦叠嶂间蜿蜒数十里,风敛余香林愈幽中,贵州省都匀市平浪镇凯口村凯口大坝的良田美池送来一片豁然:田畴绿浪连绵,各式试验田种作井然,高原喀斯特地貌中孕育的汩汩山泉水奔涌而来,绘就了春日育苗插秧、夏看鱼鸭嬉戏、秋忙收鱼打米、冬季生态养田的四季种粮图。待到丰收时,饱满的稻穗将进入都匀市小围寨的黔南州供销产业园,在自动化大米生产线上蜕变为颗粒舒展、晶莹剔透的优质大米。
黔南州供销产业园区中的大米生产线。吉宝飞 摄
“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们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有机大米、绿色生态大米等核心产品,打造出‘凯粒香’‘凯溢香’等20余款系列中高端品牌产品,远销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区,打响品牌的同时也为周边的农户带来效益。”负责园区大米加工运营的贵州省黔南州供销合作社社属企业黔南州供销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周黔粤介绍。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地无三尺平”的云贵高原,农业发展之路尤为艰难,贵州省黔南州供销合作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找准服务“三农”切入点,坚守主责主业,持续提升为农服务综合能力和水平,聚焦从田间到生产车间再到餐桌的农业纵向产业链,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集中发力,写出山地高效农业的全产业链答卷。
重视源头:
找准服务“三农”切入点
傍晚的阳光倾泻在独山县麻尾镇董岭村供销合作社一旁的空地上,村民挥动着手中的六齿钉耙,细碎影子落在剥好的玉米粒中。晒玉米的农户与买肥买药的路人大声交谈着,墙上红色标语“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分外亮眼。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做强农业产业链,要下足产前的源头功夫。
距离县城近70公里,农资入山难,农货出山难,山多地少务农难……过去的深度贫困村董岭村村民有着实实在在的“举步难”。“2022年4月,独山县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独山供销利农实业有限公司与董岭村村集体共同建立为农服务中心,我们用肥用药方便多了!”董岭村党委书记杨通伟说。
针对董岭村以山地水果、中药材种植为主的情况,基层社与独山县社联合,侧重提供作物所需化肥农药;面对“用什么肥”“怎么用”等问题,基层社积极开展培训与用肥用药科普,以农资流通为突破口,将供销合作社的服务送到独山县最边远的地区,打通边远村寨“最后一公里”,做好为农服务生力军。
扎根山野间,长在垄埂上,供销合作社要因地制宜谋发展,就要满足山地高效农业生态发展需求,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418个农资经营网点、7个为农综合服务中心、15个庄稼医院,布局全县8个镇,辐射黔南南部5个县……在独山县城关供销合作社的墙上,社有企业独山县供销农资有限公司经营网络分布图上的黄色标记点密密麻麻。
独山县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李灵超说:“扎根在村镇的网点不仅通过分片集中配送、送货上门、送货到田间地头等方式实现农资到镇、进村、入户,还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测土配方、浇水施肥用药等农技服务和培训。”既能授之以农资,又能授之以农技,基层社在乡村沃土找准自身落脚点。
千社千面,各有所长。傍晚时分,凉风习习,在贵定县与龙里县接壤处,贵定县新巴镇乐邦村供销合作社门前迎来了一天中的热闹时刻。一群孩子在柜台前叽叽喳喳,带着草编帽的老农们荷锄归来,或蹲或站闲话家常,乐邦村供销合作社忙碌了一天的王老伯暂时放下运肥送药的小推车,坐在门前卖起了热水壶、电饭煲等日用百货,若是年关时节,这里还要摆上一排排烟花爆竹。
“村上的供销合作社门店虽小,作用不小!”贵定县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陈林艳说。从农资到日用品、烟花爆竹,乐邦村供销合作社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综合能力,为村民送上“家门口”的便利,销售数据成为他们服务乡村的最好佐证:2023年以来,这里已经销售农资化肥等60万元,烟花炮竹和日用百货销售额也超100万元。作为2023年贵州省“一年一创新”重点试点——“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之一,乐邦村供销合作社已然成为农资下沉、日用品进村的为农服务田间堡垒。
“乐邦村供销合作社并非孤例,农资是我们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做强为农服务综合体的抓手,我们还在努力建设更多的抓手。”在贵定县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看着门店内所剩不多的农资,贵定县供销合作社党组委员、理事会副主任邓琴说:“我们主要要从主责主业上找路子,在农资供应、农资储备、基层农资销售点建设、农资打假、培育发展当地特色主导产业等工作上持续发力,如今我们的农资市场份额在县里占到85%以上,今年还有望继续增加!”贵定县依托贵定县供销合作社农资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建立农资配送中心4个、标准化仓库11个、经营网点79个,形成了覆盖全县及周边县市的农资经营流通网络。
按照“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原则,贵定县社“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试点工作也稳步展开,通过联合村集体力量、盘活老旧资产、社有企业示范带动和动员全县发展好、带动能力强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大户等,“1个县级为农服务综合体+4个镇级为农服务中心+15个村寨为农服务站点”的“1+N”模式初具规模。
因地制宜,一点一策,不求社社重启而重在做则必成、成则长存的基层社高质量发展,成为供销合作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的一大抓手。黔南州供销合作社系统以农资保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基层社为农服务综合功能,以质量保障、送货上门响应农民所急,以充足储备、绿色农资满足生态农业所需,尽供销合作社所能,服务山地农业高效发展。
纵向融合:
抓稳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着力点”
在都匀市小围寨的黔南州供销产业园,管理员正在大米生产线上调整设备,轰隆隆的机械声和着“沙沙沙”的米粒碰撞声中,经过清洁干燥、筛选洗涤、脱壳研磨等环节,稻谷摇身一变,晶莹剔透,香甜可人。
从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凯口大米到粤港澳地区的桌上佳品,黔南州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杨艳说:“我们要通过强化组织、技术支撑、品牌塑造、产销对接等方式,把‘绿色稻+’产业打造成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示范产业。”
山地农业受限于土地分散等客观因素,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因势利导发展“精品”是必然之策。黔南州社不断补齐从上游源头到下游终端的农业纵向产业链,推动农业价值链转型升级。
当前,黔南州供销合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含贵州佳穗绿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黔南州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黔南州供销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等3家子公司),依托“5万亩优质粮油全产业链项目”,发展5万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和5万亩油菜种植,配套建设优质大米加工厂及配套稻谷烘干、产品包装等设备、普通原粮周转仓、一条日生产20吨米粉生产线及低温冷藏库等低温储藏设备、日生产20吨菜油生产线和建设粮油检验检测中心,聚力农产品深加工,为特色农业发展赋能增效。
农业的全产业链不仅仅是指农业的生产链,还包括品牌建设、物流网络等诸多环节。在位于独山县麻万镇经济开发区第二创业园的独山县供销合作社农特产品加工园内,独山县社社属企业兴农公司下属子公司贵州秀峰食品有限公司运营的农特产品加工中心和电商农特产品一件代发中心正在有序运行。以“独山秀峰牌”为主打品牌,豇豆、辣椒、蕨菜、生姜、竹笋、大米等农产品通过自动化流水加工生产线,成为糍粑、彩椒酱、香菇牛肉酱等调味品和酸豇豆、酸蕨菜、泡椒、糟辣椒、鱼酸菜等加工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可实现年加工蔬菜1万吨以上。
产品经由电商农特产品一件代发中心,远销四川、重庆、深圳等地。贵州秀峰食品有限公司黄哲祥介绍:“当前,电商农特产品一件代发中心通过整合电商企业、快递物流,以‘云仓+服务中心+站点+基地+农户’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建成‘乡村集货、云仓集单、数据互通、统仓共配’电商供应链体系,形成了集农特产品加工、车间直播、一件代发、快递集送等为一体化的电商供应链运营中心,可以实现日单量上万!”
拓宽特色农产品上行通道,贵定县宝山供销合作社则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深入推广和开展农产品节礼定制活动,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陈林艳介绍:“马上就要中秋节了,茶叶、刺梨都是我们的特色产品,过去都销售可观,我们正加急储备呢!今年我们已完成农产品销售220万余元,消费帮扶给农产品带来了增收希望。”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是顺应山地农业产业发展升级的必然,其关键在于要实现农业从抓生产向抓链条、抓产品向抓产业、抓环节向抓体系的转变。黔南州供销合作社系统深入推进山地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乡土特征的产品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订单农业,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横向融通:
激发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活力
清晨,在独山县基长阳地村供销合作社内,基长镇远近闻名的“能人”杨毓瑞已经开始清点早上收购的青瓜,过秤,打包,等待装车发往广州、柳州等地和贵州秀峰食品有限公司。包装箱一旁,手机提示音叮咚不停:“接下来我们种点什么合适呀?”“现在适合入手什么种子呀?”又到换种关头,村民们纷纷看向了“种植风向标”——杨毓瑞。
杨毓瑞是独山县供销合作社合作的种植经纪人之一。当前,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既要重视农业一二三产的纵向融合,又要重视上游产业的横向融合,要同农业生产者通过合作组织紧密联合,创新利益共享机制,激发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活力。
2021年以来,依托社有企业黔南兴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独山县社采取“公司订单+经纪人,保底收购+规模化种植+农户参与种植”的形式,建成豇豆、辣椒、茄子、白芨等农产品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5000亩,带动3085户当地农户实现年增均收300万元,在这个链条中,经纪人是发动种植的关键。
在不远处的独山县基长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内,整齐摆放的排排课桌成为蒙正鑫为农户们答疑解惑的专属空间。“我们一年可以种植三季辣椒,每到种植季,周边的农户如果种植上有困难、有疑惑都会到我们田里来现场取经!”作为农业种植的行家里手,蒙正鑫不仅带头种植作物,同时还依托供销合作社农资体系为种植户和基地开展统一配送化肥、农化服务等服务。面对销售难题,除了巩固与贵州秀峰食品有限公司的合作外,近期,他正忙着积极对接广东广西市场,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助力独山县农产品出山入海。
顺应乡镇社会人际依赖机制,独山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瞄准“经纪人”发力的同时,更着力从农机上写好联农带农文章。
2022年4月2日,独山县农业龙头企业黔南兴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领办的贵州兴农达农机社会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各镇(乡、街道)建立8个分社,以农机具入股;以村为单位建立农机服务联络站,村级农机资源可通过紧密型合作将农机资源入股到辖区分社,分社统一入股到县级农机社,形成层层联动的农机合作网络,在全县范围内提供耕地、播种、育秧、栽插、排灌、植保、收割、加工等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胡积雄介绍:“通过这种模式,包含我们自己的70多台机械在内,我们可以调动300多台农机为农户提供订单作业。同时,村集体和合作社还可以通过持股分红实现助农增收。”以农机为联结纽带,独山县社不断加固联农带农的山地农业种、收、加、销等全产业链韧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黔南州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地分散,农机难行,立足实地实情,发展山地高效农业需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黔南州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周青青说:“我们要充分认识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最大限度盘活、利用好社有资产,以助农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发展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产业链条,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大局中。”(张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