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野生菌之乡”的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云南人大多都知道,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菌子出名,境内已知野生食用菌种类有二百九十多种,野生食用菌种类占全国的31.2%,被誉为“野生菌之乡”。可很多人不知道,南华紧邻普洱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现存最古老的茶树,距今有七百多年历史。
这两年,当地聚焦茶产业,做足茶文章,让茶叶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的同时,助力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种茶人过上好日子
南华县兔街镇地处哀牢山腹地,挨着普洱景东。“我们这儿这里产的茶色泽翠绿,泡好后茶水清纯明亮,茶香浓郁持久……”近日,在自家新建的茶室,56岁的半坡村三家村民小组村民罗朝富说着和他样貌不搭的话——他帽子歪戴,衣服有些脏,眼角皱纹深陷,笑起来朴实憨厚。
见笔者起疑,罗朝富马上解释:“我确实总结不出来这话,是镇里组织培训时老师说的,我觉得挺对,我们这产的茶确实好喝,就把这话记了下来。”说着,他边用新买的专业茶具泡茶,边介绍自己的种茶故事。
“我们村有古茶树四百多棵,我家有六十多棵。具体古茶树有多少年历史,我说不清楚,只听老人说自他们记事起茶树就那么大。”罗朝富说。
罗朝富年轻时,当地茶叶价格一般,村里人很少卖茶,基本是自己喝。“我爹就爱喝茶,早晨、中午、晚上都喝。且指定要喝哪棵茶树的茶,嘴很刁。”他笑着说。不过,罗朝富父亲喝茶没多少讲究,把茶放到烧开的水壶里,七八分钟后就可以喝了。
后来茶叶价格上涨,茶叶慢慢成了罗朝富家的主要收入。“我家80亩茶园,三十多年的台地茶有40亩左右,不打顶的生态茶有20亩左右,剩下的是六十多棵古树茶。”他说,今年产了2吨左右鲜叶,初加工后销往外地,收入差不多20万元。
靠着每年不错的收入,前两年罗朝富盖了两层楼房,今年又盖了两间茶室,学起城里人的品茶生活。此时,茶室茶香四溢,他还没太学会品茶,端起一杯,像喝水一样,一饮而尽。
构建现代化的茶产业发展体系
三家村民小组有台地茶980亩,根茎15公分以上的古茶树425棵,所采茶叶大多销往几公里外的半坡茶厂。
这家南华县最大的茶叶加工、生产、销售企业,自有茶园500亩,另成立合作社,覆盖周边6000亩左右的茶园,每年加工鲜叶30吨左右,销售收入400多万元。
而半坡村所属的兔街镇,有茶叶3.2万亩,占南华县茶叶总面积的80%以上。2021年全镇茶叶产量达600余吨,产值达3000万元。
数字看似不错,但如果品牌更响亮,产值就会更多。早年前,半坡茶厂创建了“彝春”品牌,既产高端化产品,也走大众化路线,成效不错。“这些年,我们先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半坡茶厂负责人李正成说。
要持续打响当地茶叶品牌,品质是关键。“我们要求绿色管护,不能用除草剂、化肥,除虫只能用灭虫灯,杂草只能用镰刀割。”李正成说:“茶叶我们定期送检,如果发现有人用农药化肥,以后就不再收购。如此一来,大伙都遵照执行。”
罗朝富管护茶园的方法类似,“冬季挖一挖土,五六月份镰刀割草,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他说:“茶树是祖辈留下来的,不能为了眼前利益破坏茶叶名声,而要保护好这片茶园。”
政府层面,兔街镇对四千多株古茶树进行了建档立卡保护。云南省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南华县组建茶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旨在做大做强茶产业。
今年4月,春茶上市的时节,南华县在兔街镇举办了首届采摘节,组织了“探寻古树茶资源群落”、茶文化沙龙、“云游兔街享春日盛景”等活动,以提升当地的茶叶知名度。
期间,当地与茶叶经销商签署了260万元的合作协议,辖区茶叶生产企业单日销售额60多万元,茶农现场零售茶叶收入达30多万元,16户茶农完成古树茶私人定购交易,订购单株价格最高达3.86万元。
看得出,南华县在尝试做茶旅融合的文章,旨在通过茶园旅游观光、茶叶采摘、茶文化体验等,构建现代化的茶产业发展体系,进而实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的目标,让古老的茶山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助力乡村振兴。
罗朝富期待着当地的茶叶品牌越来越响亮,“品牌出去了,我们的日子就会更好过。”他一边说,一边笑着沏茶。
(杨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