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重庆忠县东溪小学师生走进乌杨酒厂开展研学活动
诗与酒,向来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近期,东溪小学“诗酒拾趣,文化探源”项目化学习正在有序开展。为进一步将诗词文化与酒文化相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12月11日,重庆市忠县东溪小学组织部分教师及六年级优秀学生代表走进乌杨酒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
在酒厂工作人员的热情引领下,同学们怀着好奇与期待踏入了酒厂的大门。重庆忠记酒庄总经理牟小琼向孩子们介绍了乌杨酒厂的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
厂长何春华带领大家参观酿酒车间,师生们了解到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杨白酒传统酿造技艺从选粮、泡粮、初蒸、闷水、复蒸、熟粮出甄、摊凉、下曲、入箱培菌、入桶发酵、蒸馏接酒、基酒入库窖藏、加浆过滤、包装出厂等工艺流程。何厂长详细讲解了每一道工序的原理和要点,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的同时,不时提出问题,与工作人员积极互动。
在浓郁酒香扑鼻的酒窖,他们了解了酒的储存和陈化知识,感受到了时间对于酒品质的神奇影响。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观察、记录,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对诗酒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参观结束后,学校邓洪林主任组织同学们交流酒的功用和危害,以及关于酒驾的法规。谭诗涵同学代表学校发出拒绝酒驾的倡议,学生还将和家长签订“小手拉大手,拒绝酒驾”承诺书。
此次项目化学习走进乌杨酒厂的研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体验,拓宽了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相信这次活动将成为同学们项目化学习中的宝贵经历,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学校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乌杨白酒传统酿造技艺非遗传承项目在忠县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的课程体系和活动教材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生动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酿酒技艺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通过实地参观和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乌杨白酒的生产流程和技艺特色,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唐小萍 江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