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第四届三七产业发展论坛——多方合作 共掘潜力

2024-12-11 14:27:17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云南省是中医药资源大省,素有“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通过持续多年的深耕和创新发展,云南已打造出三七、天麻、重楼、灯盏花、云茯苓、砂仁等云药品牌。今年以来,云南发挥中药材资源及地域优势,全力打造中医药旗舰产业。其中,三七作为我省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的重量级品种,具有打造千亿级产业的巨大潜力,成为备受关注的“头筹”。

近日,由省科学技术厅、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指导,中国中药协会人参属药用植物研究发展专业委员会、云南省三七产业创新联合体主办的第四届三七产业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代表会聚一堂,探讨挖掘千亿级产业潜力之道,助推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引擎突破瓶颈

眼下,正是三七采挖上市的季节,每天都有上百吨三七从文山州发往全国各地。文山州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有“中国三七之乡”的美誉,建有全国唯一以三七为主的高新区,是云南三七产业的“风向标”。

三七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宝贵中药资源,经过多年的培育打造,已形成集种植、科研、加工、营销于一体的三七全产业链。然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三七产业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瓶颈。“在种植端,云南以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三七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将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汉董认为,政府、主产区、企业、种植合作社等相关主体,应围绕种质资源保护、野生资源人工驯化、品种选育、标准化绿色化种植、龙头企业培育、政策扶持等方面发力,让这味道地药材为云南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七血塞通系列产品的成功上市,不仅促进了我国植物化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也增加了研究成果的产出,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国际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范例之一。孙汉董表示,产品端需做大做强三七品牌,牢固树立云南三七大品牌意识。“如今,昆药集团发布了777品牌,从血塞通口服产品起步,将逐步拓展至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及病后康复等全系列产品线,带动云南三七道地药材走出国门,助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希望有更多力量加入到三七品牌培育、打造,擦亮云南三七这一金字招牌。”

质量标准的研究是促进中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昆明植物所承担和参与了国家药典委员会的血塞通及药材三七主根、三七剪口化学指纹图谱研究及质量标准修订;参与了三七化学工程与综合利用的深加工工艺研究和三七种质资源及其品质综合评价研究。在科研端,产学研紧密合作,优势互补成为天然药物中成药发展的必由之路。

深化合作延链强链

活动期间,围绕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共话共谋发展机遇,引领健康未来。

今年4月,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被农业农村部再次确定为三七贸易定点市场;5月,文山三七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9月,文山三七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被工信部列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1月,三七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落地文山。连续获得4个国字号的荣誉加持,文山三七产业迎来新的发展窗口期。

文山州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擦亮三七金字招牌,全力保障三七种植用地,制定三七种植用地保障政策,并搭建从用地审批、监管、追溯等方面的管理运行平台,力争到2028年实现GAP种植全覆盖;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企业+”“+企业”方式打造千亿级三七产业,实施本土企业倍增计划,深化与华润三九、云南白药、修正药业等头部企业合作,依托云南白药数智云药(文山)交易中心,构建三七种植、加工、仓储、检测、流通全方位产业生态体系。

为进一步推动三七产业发展,我省精心绘图谱、制清单,明确招商引资方向,邀请链长单位、龙头企业参与三七产业链,共建共创优质种植基地,壮大三七生产规模,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健全三七流通市场发展体系,增强三七中药材研发转化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合作。

写好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文章,链主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至关重要。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华伟说,2023年,华润集团和云南省政府共同启动了中药产业链(三七)共链行动。1年来,华润三九充分发挥链长单位的引领作用,以旗下企业昆药集团、华润圣火为重要抓手,围绕上游延链、中游补链、下游强链,全方位参与云南三七产业链建设。同时,呼吁三七产业链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合作联系,共同擘画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道地好三七,发展正当时。各方将携手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谱写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 王丹)


【责任编辑:曹洋】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