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泰:李果丰收正当时 山上山下产业忙
李果晒场。人民网记者 林盈 摄
7月25日,“突突突突”……满载着李果的小拖车沿着果树间的轨道,正下山去。盛夏,素有“李果之乡”美称的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迎来李果丰收季,紫红的李果枝头挂,山上山下采摘加工各自忙。
山下晒场中,工人忙着“摇青”晒果。人民网记者 林盈 摄
果园里,采摘工人采摘忙。人民网记者 林盈 摄
抬头伸手,轻轻一掐,熟了的李果便落入手中。在永泰县的仙亭山鲜食李基地,采摘工人们自清晨便开始忙碌,爬上蹲下,一手抓着好几个,一刻不停地抢工摘果。
“你看这批果多漂亮!”提起一整篮刚采摘的李果,采摘工人满是自豪地笑道:“枝头鲜,直接吃或者晒成果干都好吃。”
采摘工人展示新鲜李果。人民网记者 林盈 摄
枝头的新鲜李果。人民网记者 林盈 摄
福州市永泰县素有“李果之乡”的美称,这里的李果品质优良,颇受市场欢迎。人民网记者 林盈 摄
山上现摘的李果或暂存在就近的基地冷库,或运往山下由加工企业收购。在山下晒场中,工人们不停给鲜果“摇青”,使其均匀受热。从空中看去,成篮的李果颜色由浅而深,像一块块铺在大地上的暖调调色盘。
“太阳越大越好,李子晒得快,褶皱更漂亮。”捧着暴晒几日的深紫色李干,永泰县李乡食品有限公司副经理俞义坤满意地展示着。
晒场中的李果犹如一块块铺在大地上的暖调调色盘。人民网记者 林盈 摄
工人们在晒场中“摇青”。人民网记者 林盈 摄
鲜摘的李果需要经自然晾晒数日方能进一步腌制加工。人民网记者 林盈 摄
烈日暴晒后的李果呈现出清晰的褶皱纹理。人民网记者 林盈 摄
永泰李果加工种植历史悠久,加之品质优良,一向颇受欢迎。但在过去,永泰李产业以果干蜜饯为主,传统腌制方法大量使用食盐、糖等投入品,废水量大且难以处理。而鲜果多作为加工原料,经济效益低,果农收益少,种植积极性不高。
永泰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乡村产业科科长张延晖介绍,近年来,为化解这一问题,永泰县制定出台了《永泰县振兴李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产业链融合着手,做优一产、做深二产、拓展三产,提升鲜果种植质量和销售比例。
据统计,目前永泰全县李果种植面积13万多亩,年产量约14万吨,正逐步形成以嵩口镇为中心的加工果集中区和以葛岭、城峰为中心的鲜食李果集中区。(记者 林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