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石宝镇两河村:“小举措”开创基层治理“大格局”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清澈见底的河水、干净整洁的街道、洁净如新的村庄、绿意盎然的景致……初夏时节,走进重庆市第三批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忠县石宝镇两河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近年来,石宝镇两河村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用小网格、小积分、小村规、小微群、小活动、小新闻等“小举措”开创基层治理“大格局”,让两河村悄然蝶变。
以自治为基础变被动管为主动治
“我们两河村的干部那真是好,我家的老母亲全靠村干部关心照顾,群众遇到的困难也总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干部把我们群众的事随时放心上,那么我们也必须支持他们的工作!”说起两河村的村干部,在外务工的两河村六组村民卢海涛赞不绝口。
近年来,两河村积极开展党建统领乡村治理工作。按照横到边、纵到底的原则,将辖区划分为10个网格,配备10个网格长和27个网格员,村党支部书记任总网格长,实现大网格+小网格+户+人“一网通”常态管理机制。
总网格长、网格长、网格员由村干部、党员、组长、热心村民组成,他们积极投身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巡逻排查、环境整治、纠纷调解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小事上着手,从细微处发力,使群众需求在第一时间解决、矛盾在第一时间化解、弱势群体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小网格发挥了大作用,做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镇,矛盾化解在基层,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群众的事情有人管”的治理效能,让辖区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以法治为标尺奏响乡村和谐新乐章
两河村二组的邓某,酷爱玩抖音,以前经常发布村里的一些不实信息来吸引眼球。两河村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发现后及时对邓某进行了法制宣传教育,使邓某意识到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并将未经核实的视频全部进行了删除,并保证以后一定依法办事。
此外,两河村创新普法宣传载体,结合农村经常遇到的土地流转、婚姻家庭、劳动争议、赡养继承等法律问题,依托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人民调解室等阵地,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组织法律知识宣传等活动;利用微信群等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成立法治志愿服务队,向村民送法、讲法、析法,引导党员干部学法、懂法、用法,带动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
为引导群众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两河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代表等共同起草、修订完善了《两河村村规民约10条》,涵盖了乡风民俗、环境卫生、邻里守望相处、孝敬父母、子女教育、宴请操办等内容,并经村民会议表决通过后正式实施,成为全体村民共同遵守的公序良俗。
以德治为依托共建幸福美好新家园
“我们两河村的志愿服务积分,不仅可以随时在志愿服务兑换物品点兑换物品,还可以随时在网上查阅自己的积分情况。”村民邓国华说道。
目前,两河村在忠县首次实现服务积分管理电子化,会员个人情况、服务图文资料等都在“云端”保存,每名会员可凭卡随时查阅自己服务群众情况。同时,会员服务群众图文定期在电子屏展播。
“小积分能换来大文明,积分制的设立不仅为村民提供便利,让群众得到实惠,也为进一步提升乡风民风积蓄能量,让文明有‘分值’更有价值。”两河村老党员邓子忠说,如今电子积分更加方便,不少村民主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引领了两河村新风尚。
此外,两河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还通过开展端午节包粽子、“六一”儿童节庆祝、“七一”建党节庆祝、每月留守老人过生日、“村晚”等小活动,激发了群众向上向善的积极性。通过建立“两河村在外成功人士微信群”和“两河村村级大家庭群”平台,适时发布国家惠民政策,两河村发展规划及愿景、平常所做的工作亮点等相关信息和图片,得到了良好反响。两年来,共解决疑难问题30余件,收到成功人士主动捐款捐物近6万元。
乡村治理,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两河村利用小积分、小微群、小活动、小新闻等方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文明乡风,激发了村民的创先争优意识,激发共建幸福美好新家园的信心,提升了村民的道德文化水平。如今的两河村,村容村貌变美了,邻里关系和谐了,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不断增强。
看着两河村的变化,邓卫东感慨万千,他表示:“获评‘乡村治理示范村’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将努力把两河村打造成集休闲、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等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马春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