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深挖“边”潜力 做足“农”文章

2024-06-20 15:05:57

来源: 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我国陆地边境线长2.2万公里,其中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汇聚,是边境地区的显著特征。实现兴边富民,对于提高边民生活水平、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治国必治边”“从全国来看,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政治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边境地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设施跃上新台阶,富民产业蓬勃发展,边民生活蒸蒸日上,边境安全稳定,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特殊的历史、地理和复杂的周边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同其他地区相比,边境地区尤其是边境农村的发展相对缓慢,是亟须重点关注的关键区域。在共同富裕路上,各民族都是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为此,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深度挖掘发展潜力,做足“三农”这篇大文章,全面加强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从而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补上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边境基础建设既是稳边固边的需要,也是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边境地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基础设施薄弱是边境发展的短板。短板补不齐,发展上不去。应重点弥补边境地区公路、铁路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电网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加大边境地区网络通信、新能源使用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在较为滞后、潜力较小的农村区域,切忌急于求成,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为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补上了基础设施的硬件不足,还要着眼边民增收,发展好边境产业。产业是边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是边境地区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边境地区边关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资源丰富,应立足特色旅游资源,加快推动边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倾力打造边境新型旅游产品,鼓励发展特色餐饮、民族文化演艺、土特产加工销售等。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和产业附加值,完善旅游产业链,推动边境文化旅游和农业融合发展,发展农家乐、牧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将边境地区文化旅游业打造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支柱产业。

守土固边,边民是一支重要力量,要让边民生活更舒心、更踏实,就要把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提升边境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了解边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不断提高边境地区民生水平,以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大力推进边境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优先发展边境地区教育、卫生等事业,进一步改善边民居住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民族差距。

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新时代党的兴边富民、强边固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族人民接续奋斗,携手共建伟大祖国、共创美好生活,边境地区必将更加美丽富饶、边境群众必将更加幸福安康!

【责任编辑:曹洋】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