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把秦创原打造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2024-04-25 14:37:44

来源: 陕西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4月24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科技厅负责同志介绍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

近年来,陕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持续放大秦创原建设效能,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陕西以“三项改革”为切口,不断打通堵点卡点,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截至目前,“三项改革”已在全省145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实施,8.5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现单列管理,1.8万项成果成功转移转化,科研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1232家,563名科研人员凭借成果转化贡献晋升了职称。以“三项改革”为牵引,陕西探索形成了“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45家,其中上市公司7家;西安光机所投资孵化科技型企业488家,总估值5149亿元,其中在陕孵化企业111家;西北工业大学将292项专利技术作价4.9亿元,参股成果转化企业67家,通过退出股权获得成果转化收益24.36亿元;西部科技创新港吸引185家龙头企业签约入驻,建立76个校企融合创新平台,转让许可专利1000余件,在陕孵化企业205家;陕煤研究院实施技术攻关与产业化项目600余项,开发出26大类100余种高新技术产品,实现成果转化收益33亿元。

科技型企业量质双升。陕西以“登高、升规、晋位、上市”4个工程为牵引,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陕西布局了64个集转化、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三器”平台,建成省级以上孵化载体489个,各类载体在孵企业团队近2万家。2023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3940家、16754家、2426家和1408家,分别是2020年的2.96倍、2.66倍、2.05倍和2.43倍;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占非能源类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6%;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24家,数量居西部首位;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15家,数量居西部第2位。

产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陕西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陕西新获批3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4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1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省级以上高新区达到36家,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近30%。现代煤化工、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持续巩固提升,光子、氢能、增材制造等新兴、未来产业形成先发优势。光子产业聚集企业320余家,产值突破300亿元。氢能储能产业初步形成制、储、运、用产业闭环。

科创生态持续优化。紧盯创新主体所需所盼,陕西全方位强化政策、服务、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供给,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科创生态。在秦创原建设中,陕西围绕建平台、促转化、引人才、育企业、聚产业、强服务等方面推出160余项配套政策,形成上下贯通、整体协同的政策体系;搭建“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务网络,建设科技、人才、资本“三个大市场”,实现从“创新主体找资源”到“为创新主体送服务”的转变;推出秦创贷、陕科贷等70余款科技信贷产品,落地全国首单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成立西北地区首只人才投资基金。

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陕西发挥秦创原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探索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积极构建开放共享、协同互补的创新发展格局,推动总窗口示范引领效应显著增强、区域协同联动走向深入、开放合作空间日益扩大。

“我们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把秦创原打造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军表示。(记者  张梅)

【责任编辑:曹洋】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