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链主”进村:一个山区县的蔬菜产业突围战

2024-02-01 15:16:2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寒冬时节,在哀牢山与无量山间的云南省景东县,绿色依然是这里的主色调。作为云南传统蔬菜产区,景东县冬早蔬菜生产优势明显。

过去,受生产方式滞后等因素影响,景东蔬菜被贴牌情况突出,“存在感”偏弱,菜农的获得感也不强。自2022年起,当地启动“引链”计划,“链主”进村后激活了蔬菜产业。

蔬菜产业实现多项“零”突破

景东县属亚热带气候,有冬春蔬菜种植传统。作为山区农业县,蔬菜是景东百姓增收的重要产业。

2022年以来,景东县充分挖掘比较优势,与产业行业协会密切合作,主动融入全省蔬菜产业优化布局中,推动蔬菜产业区域协作聚合,增强与市场的匹配度,提升市场化水平,取得了多项“零”突破。

蔬菜冷库建设实现“零”突破。当地干部介绍,在2022年以前,全县蔬菜冷库基本为“零”,遇上市场行情走低,毫无应对措施,导致蔬菜产业抵御风险能力弱,群众增收也受到影响。现在,在景东县蔬菜水果交易中心,冷库日处理蔬菜300吨以上。

蔬菜产品出口实现“零”突破。“过去能把蔬菜卖到国内大中城市就很好了,不敢奢望出口。”景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启勇说,2022年以前景东蔬菜产品出口为零,在引进企业后,去年出口额达到7000万元。普洱玉景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芳说,景东县全年无霜,是秋冬蔬菜尤其是豆类菜品的理想生产地,景东的蔬菜产品对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有运距优势,公司正将景东县打造为蔬菜出口的辐射中心。

如今,景东县已初步构建了蔬菜产业集群,实现“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带动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增速、农民增收。

“引链”计划激活专业化生产

景东县在发展蔬菜产业过程中,曾面临产业细分不够、产业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为此,景东县强化与云南省蔬菜行业协会的嵌入式合作,引入蔬菜“链主”企业,再由“链主”企业招商引入辣椒、香椿、鲜食玉米、萝卜、豌豆等龙头企业,以此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以前不敢种鲜食玉米,害怕种不好、卖不掉。”景东县的普红海说,去年首次种植鲜食玉米,便获得14万元纯收益。今年他将种植面积从34亩扩至50万亩,还种植了20亩花菜。

在云南省蔬菜行业协会的推动下,部分龙头企业来到景东县布局蔬菜产业,带动了当地专业化生产。普洱玉景农产品有限公司看好景东县独特的气候优势,组织20多名技术人员来到当地。“去年带动当地种植4000多亩鲜食玉米,单茬的亩均收益约5000元。”公司副总经理师进桐说,为让农户尽快掌握种植技术,20多名技术人员扎根产区,发现病虫害便会第一时间通知农户,并指导其规范用药,确保蔬菜种得好、卖得好。

在云南普洱荣景农产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育苗基地,苗床上生长着一盘盘蔬菜种苗。公司负责人介绍,本地化育苗在降低种苗运输损耗、保障种苗成活率、降低种苗价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景东伟盛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辣椒种植的本地企业,过去两年,公司带动景东县辣椒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并提供每公斤5元的保底收购。公司负责人高荣说,本地育苗工厂建成后,降低了种苗成本。交易中心辣椒加工厂建设后,延长了产业链,不再担心鲜椒价格低烂市了。

“我们全力做好服务,与企业一道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景东县委书记张泽忠说,景东密切与“链主”企业联系,围绕产业链开展布局,去年“引链”蔬菜企业集群带动15.5万亩蔬菜种植,产量近20万吨,产值达12亿元,“高原特色·绿色云菜·食鲜景东”“景东无量鲜生”等品牌正在形成。

利益联结提升菜农获得感

景东县在“引链”过程中,把提升农户的市场参与度和获得感作为重要目标,探索出“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企业+‘三农’服务部+农户”等模式,构建良性利益联结机制。

眼下,景东县锦屏镇董报村的辣椒、萝卜等蔬菜迎来上市高峰期,每天进出村里的运输车辆往来不断。“今年的蔬菜产业稳了。”村党总支书记陈志兰与村“三农”服务部工作人员在了解菜农销售情况后说。

“‘三农’服务部为企业组织生产、保障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架起了市场与农户之间的桥梁。”陈志兰说,服务部根据企业需求组织生产,还为农户提供技术等服务,让小农户对接上大市场。

在一片火红的辣椒地,董报村村民李贵财摘下一个辣椒检查品质。5年前,他从建筑业转向种植蔬菜,如今种植面积超过60亩。“要是没有‘三农’服务部,我都不敢种。”李贵财说,服务部提供技术和种苗,在辣椒生长的不同阶段都有工作人员到地里指导。

“三农”服务部还创新服务模式,农户拿不准的病虫害,用手机拍照传到群里就会获得专业指导;服务部还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布相关种植管理信息,让农户全方位“链”上蔬菜产业。

景东海亮教育服务公司依托“教育+后勤+农业”发展模式,在景东县各乡镇直采蔬菜,供应合作学校的后勤用菜。“直采减少了中间环节,将利润最大限度让给农户。”公司总经理马攀说,后勤采购人员带着检测仪器到蔬菜基地,测完数据、谈好价格便直接装车。去年蔬菜采购金额100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3000万元。

景东县相关负责人表示,“链主”企业带动全县2.2万农户从事蔬菜种植,农户年均增收约3700元。(记者 杨静  何春好)

【责任编辑:曹洋】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