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其“林下野放茶”的风味何在?
还得从我国的历史传承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茶文化说起。它承载着独属于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古老又年轻、复杂又简单,这是茶叶的风度,亦是东方文明圆融、自持的态度。
一株挺秀的嘉木,一片和合的叶子,一盏甘冽的清茗。“大道至简”是中华智慧的结晶,“和合共生”是国人精神的求索。
窥一叶香茗,探天地乾坤。同寻茶文化之源,论道茶产业前景,自不负这锦绣盛世。
我们从“林下野放茶”在万千茶树谱系中,其四川小叶种茶树(俗称川小种)品种身份是怎样的存在。再把尺度缩小,看“川小种”的基因密码里,有哪些与众不同?
茶树原产地、人工种茶先河——古代巴蜀茶树如何影响世界?“子秦人取后,始知有茗饮之事。”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曾在《日知录》写道。以此可考证,中国在秦朝统一巴蜀之后,巴蜀的饮茶习俗,才传播到中原地区;这也直接证明巴蜀地区的饮茶历史早于中原。其实,早在3000多年前,巴蜀先民就已经发现野生茶树的叶子可食用。
茶圣陆羽在我国第一部茶业专著《茶经》里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皆表明在当时,巴蜀地区种茶、采茶、饮茶已开始风靡。当然,古人最早饮用的是野生茶。直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雅安名山人吴理真,在蒙顶山上发现野生茶树,并将其中七株移植于五峰之间,开启了人工种茶的先河。吴理真也因此成为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种茶人,被称为蒙顶山茶祖、茶道大师。他手植的七株茶树,后来还被宋孝宗封为“皇茶园”。这些自古生长在巴蜀地区,经过漫长的自然演化,物尽天择后,遗留的群体种茶树,成为了中国茶树谱系的重要基因库,再经过人工培育、移栽散落在世界各地,谱写中国茶文化的华丽篇章。
原生品质,延续正统味道“林下野放茶”的茶树都是源自巴蜀地区(茶树起源地)的原生群体品种-“川小种”,继承和保留了巴蜀原生古茶树的基因,本身富含茶氨酸,具有一些优良茶树品种的良好品质特征。
千百年来,“川小种”茶树在秦巴山脉依旧坚持通过有性方式(茶果)进行繁殖,幼苗主根十分发达,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在海拔高达1800米的雪宝山中仍然能顽强生长。
极高的海拔,远离人迹的干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加上“川小种”的内在品质,使得林下野放茶能够充分吸收土地、自然带来的养分,积累更多茶氨酸、茶黄素等内含物质,逐渐形成独特的风味,从而呈现出厚实充沛的滋味、鲜醇干爽、回甘强烈的品饮体验。
如今,秦巴山地区的“川小种”野放茶树,大多生长在高海拔山区,休眠期长,云雾多,气温低。所以,每年春季出茶晚,比全国其他产茶区的茶要晚30天左右上市,比宜宾特早茶晚3个月左右。也正因如此,茶树有更多的时间吸收并积累丰富的内含物质,拥有氨基酸含量远超其他茶叶,苦涩味较轻,口感醇厚的特质。然而,这般高品质,本该备受追捧的茶叶,却很难为茶农和茶商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
因为“川小种”面临着发芽晚、产量低,生于高山密林中,采摘难度大,人力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加之,各种低投入高产量的良种茶叶和外来品种的冲击,“川小种”逐渐被砍伐淘汰,在茶界的地位日益下降。目前,仅零星分布于秦巴山地区山野林间或海拔高鲜有人迹的传统老茶区,林下野放茶始终坚守着秦巴山脉中那片为数不多的“川小种”茶林。怀着对风味的坚守,让最正宗、醇正的“川小种”风味得以留存延续。
纵然明珠蒙尘,仍难掩其芒。“林下野放茶”始终坚持,以秦巴山地区繁衍千年的“川小种”茶树为根和魂,将原生态、高品质的纯真好茶奉献给每一位茶客,让每一个喜茶人士都能拥有尝鲜的可能。
对中国人来说,“茶”是一个有温度的字眼。它是生活的陪伴者,孤寂时可以热烈,贫乏时可以丰富。表达着亲情,也见证着友情和爱情。它以“和谐中庸”的姿态,润滑着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交往。
兼容并包、开放交流的中华茶文化,已成为一种世界共通的语言。近年来,“茶叙国事”,“茶礼”频频出现在各种重要的外交场合,彰显了礼仪之邦的风采,弘扬了中国文化的理念,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茶化身“和平的使者”,以“和合”为本,以“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中国精神,勾勒着美好未来。(陈世勇 文/图)
(责任编辑:江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