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重庆举办成渝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成果斐然

2023-12-11 09:16:45

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2月9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论坛暨成果发布会”在重庆盛大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2022-2023年)》显示,经综合测算,2020年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呈稳定上升趋势。

论坛现场。

据介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交办给成渝地区的“国之大者”。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把双城经济圈建设纳入区域重大战略版块,赋予了双城经济圈建设新使命新任务。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近年来,川渝两省市始终铭记嘱托、忠诚担当,相继召开中共重庆市委第六次党代会及六届二次全会、中共四川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及十二届二次全会,把双城经济圈建设分别作为重庆市委“一号工程”和四川现代化建设总牵引,吹响了以双城经济圈建设统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和全面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号角。

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论坛暨成果发布会”会上获悉,三年前,在重庆市发展改革委、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指导下,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倡议发起成立了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智库联盟。三年多来,“智库联盟”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空间格局、产业体系、开放创新、生态绿色、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尤其是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联盟学术论坛”,在重庆市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关资料显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部署,2020年以来,重庆始终牢记使命嘱托,聚焦“两中心两地”定位,与四川共同向上争取和共同制定实施了“1+7+13”等一大批重大规划、川渝通办便捷生活等一批重大民生政策、4批次重大共建项目和十大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强化双核引领、双圈互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见效。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从2019年的6.3万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7.8万亿元,发展能级迈上了新台阶。

今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庆市委以召开新春第一会为标志,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的总抓手、总牵引,吹响了全市域融入、全方向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冲锋号角。按照市委安排部署,市政府迅即出台《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聚焦“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基地、内陆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具有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四个具体定位以及到2027年实现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改革开放、生态环境保护、生活品质六个提升的具体目标,实施“提升主城都市区极核引领”等十项行动和年度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四张清单”,科学搭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梁八柱,优化完善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机制和川渝合作机制,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掀起了一把手抓“一号工程”的高潮,双城经济圈建设正不断走深走实。

重庆市围绕争当西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持续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一是重庆主城都市区核心引领功能逐步发挥。前三季度,重庆主城都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7万亿元,占全市76.9%,特别是渝西地区作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体化先行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渝西地区经济增速、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1.1个百分点、1.5个分点。大家一般把重庆称为山城,但是山城更多可能体现在重庆主城区母城和渝东北三峡库区、渝东南武陵山区,但是因为渝西地区和成都平原是连在一块儿的,所以基本上是平原和丘陵,特别是在荣昌、大足、永川、潼南、合川、铜梁、江津、璧山等地,基本上是一马平川。所以,也是重庆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二是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织密建强。重庆新机场选址获批,高铁、高速公路、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分别突破1000公里、4000公里、500公里,疆电入渝工程开工,成渝入围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三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系统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成立总规模2000亿元的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5%,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1%,金融资产体量处于全国前列。四是国际消费目的地建设提质升级。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引进品牌首店341个,同比增长21.6%,接待过夜游客7832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5.3%。

重庆围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以“416”战略布局为引领,实施人才强市,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新引擎和产业的创新高地,着力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平台打造方面,举办首先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获批建设全国首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金凤、嘉陵江、明月湖、广阳湾四大重庆实验室加快建设。能力提升方面,实施双倍增行动,全市新增科技型企业12675家,已获批高新技术企业1779家,新引进海内外院士7名,其他海外高层次人才137人。成果转化方面,高质量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10个,新增国家级孵化平台3家,川渝技术合同的成交额已经突破了2200亿元。

围绕勇担内陆省份改革开放探路先锋,积极探索内陆地区市场化改革和制度性开放新模式,更好引领带动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是重点领域改革多点突破,以搭建数字重庆“1361”系统构架引领撬动全面深化改革,渝快政用户支撑能力达到80万,上云上平台企业超过11.5万家,完成23个开发区园区机构的优化整合,市属重点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后,利润总额实现301亿元,同比增长11.9%。二是内陆开放能级不断提升,建成全国首个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1-10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共运输14.41万标箱,同比增长20%,中欧班列开行4600列。

围绕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配置和普惠共享,努力在西部地区先行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美好生活图景。一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动能不断激发,碳达峰碳中和“1+2+6+N”的政策体系基本成型,长江干流川渝段水质一直维持在二级,水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一方阵。二是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纵深走实,启动区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一县一策”推动库区山区高质量发展,70%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三是高品质生活惠民富民成效显著,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全部开工,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4万套,川渝32项区域标准化协同事项办理、34项事项免证办理,探索打造一批川渝跨区域数字化场景应用试点,两地企业群众进一步享受到了公共服务的数字化便利。

据相关数据载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以2020年为基期,2022年一体化发展指数为113.2,较2021年的107.1继续提高6.1个点。

今年以来,双城经济圈经济持续恢复向好。1—9月,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5.91万亿元、同比增长6.2%,高于全国同期1个百分点,占全国份额的有望进一步提升。从产业发展来看,电子信息、汽车等两大世界级产业增长势头强劲。1—9月,重庆、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6.8%,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2、2.3个百分点,带动双城经济圈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19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7.1%。从消费增长看,旅游、餐饮、住宿等消费持续回升。1-9月,双城经济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万亿元,同比增长8.5%,较全国高1.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代产业协同发展、文化旅游融合联动等指数将加快恢复企稳回升。预计2023年,双城经济圈一体化指数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得分有望突破120。

对此,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健表示,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川渝两省市相互协作、携手共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出了新步伐、跑出了加速度,今年前三季度,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5.9万亿元,占全国比重6.5%,较上年末增加0.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国家发展改首次系统总结推广了双城经济圈区域协作18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

高健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各位专家学者的把脉支招、建言献策,本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论坛以“一体化”和“高质量”为主题,各位专家将围绕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强区域协调联动、谋划未来产业发展等发表演讲、开展研讨,论坛将首次发布《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重庆市双城经济圈建设联盟专家库名录》,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令人期待,是我们学习双城经济圈建设最新研究成果的窗口和载体,将有助于川渝两省市探索更多变革性实践、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高健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关注双城、助力双城,期盼各位专家学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发挥智囊和外脑的作用,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当高参、出良策,希望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中心和智库联盟,会同四川省的有关智库,当好服务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头脑,加强理论研究、成果提炼、宣传推广,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丁瑶发表主持词时表示,高健主任的致辞高屋建瓴,要求我们牢记“国之大者”,打造“第四增长极”,干好“一号工程”,为我们从事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指了方向、提了要求、出了题目,我们将以本次论坛交流作为契机,进一步凝聚集聚室内外智库联盟力量,特别是专家资源,打造优质的水平,更好服务于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

在活动上,重庆市发改委总经济师缪为还就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

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常修泽教授,经济学博士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肖金成,重庆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数建办主任黄朝永三位重量级嘉宾,他们从国家战略高度,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分别以《以市场化和国际化促进成渝一体化发展:我的思考与建议》、《成渝双城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区的一体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需要深化研究的几个问题》为题,发表了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真知灼见。

“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入选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常修泽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近年来,在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的指导下,在各级部门和兄弟单位支持下,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一直在尝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数字化监测、可视化展示以及专家团队建设等工作,该院通过与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四川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等兄弟单位通力合作,通过建设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智库联盟来团结凝聚更多专家学者,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经过联合研究团队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以及专家库资源。

由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联合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四川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等共同建设的成果和专家库目录发布仪式上,丁瑶、罗飞龙、蔡益恒、金涛、姜南冰等几家代表联合开启水晶球,共同见证和发布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监测平台”。

发布双城经济圈大数据服务平台。

据悉,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共同指导;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四川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中心、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智库联盟、重庆市宏观经济学会共同主办,中国联通重庆市分公司、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活动由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丁瑶主持。(江锐  文/图)

【责任编辑:曹洋】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