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产业为魂 塑造广东观音山文化名山
11月15日-17日,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的观音山景区,迎来一批中外作家组团采风、体验。本次采风团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曹宇翔以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龚盛辉为团长,中外作家交流营创始人、国际写作中心会长赵晏彪为领队,带领着冯秋子、李培禹、向迅、克秀莎(乌克兰)、凌骁(埃及)、吴瑞龙(委内瑞拉)等众多中外作家雅聚观音山,品名联、赏古树,登顶观音山一览胜景,在景区文化艺术林植树,为观音山再添新绿。此外,观音山还举行了世界汉学中心国际写作中心“观音山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并以“中外作家交流营五周年”为主题展开作家座谈交流会,采风团成员与来自各地的文学爱好者、学生代表雅聚一堂,展开有关生态文学的互动交流。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深圳、惠州、东莞等城市中少有几处能休憩放松的“绿岛”,有人把它称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放松休闲的后花园。在它的周围,覆盖着近6000万人口。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东莞市樟木头镇石新村,原本为樟木头镇石新村村集体林场,大部分面积都是植被茂密的荒山。1997年,东莞市樟木头镇石新村村委投入资金筹建公园,因当时旅游业不发达,以及人才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无法继续经营。1999年11月,经樟木头镇石新村村委会多次邀请,现任东莞市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淦波开始建设观音山。一个新的文游项目——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应运而生。2005年12月,观音山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正式命名为“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2010年,园区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认证。
公园管委会主任陈景玉每天早早来到公园门口迎候员工和游客,近年来,公园的游客每年达百万人次以上,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超1500万人次。“在国家级森林公园中,观音山海拔不高、面积不大,自然风光虽然秀丽但也不居前列,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她是一座城市人抬头就能看得到、拔腿就能来得了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陈景玉介绍说。
在观音山入山大门楼的一侧悬挂着“观音山上观山水”上联。据了解,自2015年“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活动开展以来,奖金总额已从最初的数千元提高到现在的138万元。中国楹联学会顾委会副主任、央视文化组委会艺术顾问、中国楹联最高奖项“梁章钜奖”获得者邹继海表示,伴随着征联活动的开展,投稿作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活动对提高全国楹联文化水平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通过征联活动,也让全国知道了观音山,知道了在具有“世界工厂”的东莞,还有着一座拥有AAAA级国家森林公园。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东莞观音山还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倾注心力,举办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学征文、文学论坛、书法大赛、书画论坛、作家采风、楹联征集等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了各地游客参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东莞观音山依托自身浓厚的文化底蕴,借助广东省楹联学会和相关专家的力量,让传统文化“搭台”,企业与文化团体共同“唱戏”,使得“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活动成为企业与传统文化、文化团体合作的优秀范例,实现了“双赢”,甚至“三赢”的局面。“把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标识之一的楹联文化,与企业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以及群众文化融合在一起,共同创造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文化,才是‘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活动的灵魂与精髓。”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原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著名楹联理论家叶子彤谈道。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实现站起来、富起来之后,国家与民族的强盛,需要思想理论的指引,也需要文化文艺的支撑。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董事长黄淦波表示,坚持文化立园,促进东莞乃至广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海娜 文/图 广东观音山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