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国蛋品科技暨2023国际蛋品科技研讨会成都闭幕
中国是世界蛋品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禽蛋产量持续稳居世界第一,2020-2022年全国禽蛋产量均在3400万吨以上。蛋品加工年产值已达四百亿左右,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新时期,乘着科技的东风,我国蛋品产业正在加速转型升级。
2023年10月25日-27日,由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四川轻化工大学主办,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蛋品加工专业委员会、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凤集食品集团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蛋品科技大会暨2023国际蛋品科技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本次大会采用“主论坛+分论坛”形式,聚焦“蛋品产业发展及关键技术”、“蛋品创新技术及应用”、“‘新消费’下的蛋品资源与营养健康”、“蛋品风味形成机制及检验检测技术”等主题,设有主旨报告、专题报告、研究生论坛等多个板块,关注学术交流、科技创新、科技赋能、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等行业重大问题。
大会执行主席赵志峰主持了大会主旨报告。大会主席、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马美湖,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DONG UK Ahn教授,韩国江原大学Deog-Hwan Oh(吴德焕)教授,吉林大学刘静波教授,东北农业大学迟玉杰教授等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涵盖《蛋清蛋白质抗病毒效应与机制的研究》、《活龄母鸡:益生菌发酵饲料对生产、质量和免疫力的影响》、《鸡蛋生物活性肽及其潜在应用和实用性、蛋品双功能特性及全资源利用》、《蛋品全产业链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机遇》、《川味预制·高新制造》等多个议题。
专家们认为,随着国内外市场变化和科技发展,中国蛋品行业需要进一步提升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这是个关乎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安定的大问题,应当引起各界重视。致力于蛋品生产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研究,我国蛋品行业科技人员在振兴蛋品产业与拉动经济等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论坛,分别以“‘新消费”下的蛋品资源与营养健康”和“蛋品风味形成机制及检验检测技术”为主题,吉林大学教授张婷、天津科技大学副教授张晓维、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孙京新、武汉轻工大学高级工程师朱玲娇等专家学者作了精彩分享,包括《禽蛋蛋白肽资源挖掘及健康效用》、《卵黄高磷蛋白肽钙螯合物纳米递送体系的研究》、《蛋清蛋白气液界面分子吸附行为的机制研究》、《蛋源抗氧化肽的高效鉴定与分子作用机制研究》等多个方面。
为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27日当天还举行了研究生论坛,来自吉林大学、江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研究生作了精彩演讲,涵盖《蛋清黏蛋白的流变学行为表征》、《不同热处理影响咸蛋黄风味感官评价的新见解》、《亲水胶体对蛋清凝胶硬度和持水力的影响》等内容。此外,27日中午还举行了亚洲蛋品协会专题会议,回顾协会历次会议,阐述协会工作贡献,并聘任新一届领导层。
二十多年来,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蛋品分会通过举办中国蛋品科技大会、学术论坛等形式,搭建交流平台,推动行业进步。
大会主席马美湖在闭幕式上表示,此次大会参与面广、规模大、水平高,内容丰富且接地气,更好的契合了行业需求。中国蛋品科技大会作为蛋品科技界的一大品牌,在科研与产业的交融、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对于深化蛋品科研创新、进一步推进我国蛋品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待下一届大会的精彩。(何仕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