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广西龙州县:围绕特色产业推动“她就业”

2023-10-17 15:25:37

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走进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的纺织车间里,织娘们正在织机前忙碌。“两股棉更细腻,但织锦时易断,三股棉更为厚实耐用有质感。”龙州金龙壮锦第五代传承人李素英正在对织娘们进行技术指导。

近年来,龙州县通过搭建平台、转化模式、强化培训等举措,持续推动壮锦特色产业传承和发展,不断带动妇女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建平台,夯基础。注重将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打造成壮锦产业发展、传承、保护基地,通过引进非遗项目公司,投入财政衔接资金60万元建成龙州县壮族织锦技艺非遗扶贫工坊,并在非遗传承人李素英的引领下,成立民间工艺品制作专业合作社,吸纳周边织户150多户、织娘47名。同时推进“居家创业、居家就业”模式,在城南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创办龙州壮锦世家非遗扶贫车间,为壮锦产业发展搭台赋能。

找模式,求创新。按照“合作社+产业+车间+农户”模式,将织锦散户纳入合作社,推行“客户点单、合作社派单、织娘接单”工作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服务“扩容”。同时结合壮族文化特色元素,探索“非遗工坊+”模式,创新推出壮锦挂画、壮锦摇扇等文创产品,并以亲临观摩、DIY体验等形式吸引顾客,依靠“电商+直播”助推产品畅销,龙州县每年生产壮锦产品10余种,销量逐年提升。

强培训,促就业。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将壮锦织技带入课堂,走进寻常百姓家。通过不定期开办刺绣技能培训指导,不定时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留守妇女进行钩织、针织培训,并坚持送“岗”到家,让当地妇女群众通过“指尖技艺”就业增收。目前已开展刺绣技能培训10余次,培训人数500余人次,带动100多名妇女群众创业就业。

同时,龙州县注重将文化与人才的传承和保护相结合,打造乡土人才“蓄水池”,强化政策支撑,积极对全县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调查核实和申报,落实“非遗”传承人补助,建立非遗档案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巩固和壮大传承人才队伍规模,为“指尖经济”发展蓄力。

目前,壮锦合作社的织娘成员已经发展到近120人,每年壮锦销售收入约50万—60万元,技术熟练的织娘每月收入能达到3000元左右。(王奎珍 龙州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鑫】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