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强产业促振兴 “土特产”挑大梁——铜仁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
金秋,丰收的喜悦萦绕黔东大地。
在玉屏自治县高标准农田里,伴随着农机轰鸣声,一粒粒金灿灿的稻谷“尽收囊中”;在石阡县佛顶山村,“黔乡姊妹”主播谭二姐热情地向80余万粉丝推介传统美食黄水粑;在松桃自治县,一颗颗生态鸡蛋搭上绿色直通物流车,翻山越岭驶向大湾区。
依托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近年来,铜仁市紧抓“精、优、特”的农业产业布局,完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三大体系,强龙头、优品质、补链条、兴产业,“接二连三”开发“土特产”多元价值,促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群众拓宽增收渠道。
如今,铜仁市特色农业产业效益日渐显现,小小“土特产”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不断“挑起大梁”。
科技赋能强品种
“花生密度每亩达7172窝,鲜果亩产1060斤至1100斤,创下历史新高,实现高产目标。”日前,在松桃妙隘珍珠花生高产种植培育基地迎来丰收,听到测产专家组报出测产结果,张泽坤松了口气。
干农业还是要靠科学。8年苦心钻研,让贵州桃源土特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泽坤看到了珍珠花生产业未来的新希望:“我们通过多年育种强种、反复试验,让珍珠花生鲜果亩产从400余斤提升至1000余斤,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珍珠花生壳薄、果仁饱满、空夹少,爽脆回甜,香味浓郁,蛋白质含量高,是梵净山区特有的山珍美味,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为发挥“土特产”带动群众增收作用,松桃紧盯本土优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珍珠花生全产业链发展。
目前,该市建设订单花生基地22个,面积达9500余亩,其中良种基地800亩。通过高产技术运用,预计2023年铜仁珍珠花生产量2300吨,产值近5200万元,带动农户10万余人次增收。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种好“土特产”不仅要良种良法,更要优质种源的开发与保护利用。目前,铜仁市积极搭建优质土特产种质资源库,以科技赋能抓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成功打造绿色产品41个、有机产品10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推动“精、优、特”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让更多农户端上“科技碗”,吃上特色农业“产业饭”。
精深加工优品质
精深加工是农产品价值转化升级的另一个关键,也是链接田间地头到餐桌端头的桥梁。在铜仁,一款款系列“土特产+”的组合拳成为今年夏秋的火热单品,通过精深加工赋能,不仅“+”出好滋味,更“+”出致富新业态。
欧标抹茶粉、抹茶挂面、抹茶冰淇淋、抹茶饼干……连日来,江口县各种礼盒套装、零售精装、家庭装等不同规格的抹茶精深加工系列产品,被很多广东、四川、重庆等外地游客购买回去当伴手礼。
铜仁聚焦茶产业精深加工提质增效,健全产业链,在“抹茶+”上下功夫,引进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世界抹茶超级工厂”,生产欧标抹茶。产品不仅畅销北京、上海等国内30多个城市,而且出口德国、美国、加拿大等34个国家和地区,“梵净抹茶”享誉中外。同时,还以抹茶为原料带动大大小小企业参与抹茶面、抹茶饮品、抹茶休闲食品等多元产品生产链,提升茶产业附加值。
截至今年8月底,铜仁全市茶种植面积达153万亩,综合产值达123亿元,全市茶产业辐射带动农村劳动力27.89万人次。
近年来,铜仁通过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扶持壮大加工企业、推动科技工艺创新等举措,打造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好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精准营销立品牌
“宝子们,这是我们今年新款口味的红薯粉,有辣的,有不辣的,都是今年新采收的红薯研发制造的……”
每天早上9点,在思南县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公司的电商直播运营中心,42名年轻电商团队队员各自分组准时开启直播,变身职业乡村美食“推荐官”,通过手机向全国各地介绍黔货好味道,每天销售超5万单。
以市场为靶向,创新经营模式,才能把“土特产”卖得更好。思南县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公司聚焦“土疙瘩”红薯产业全链条发展,打造热门品牌“陈薯”,组建了一支懂互联网营销理念的年轻团队,主攻线上新零售模式。截至今年8月底,该公司产品电商销售额达2.5亿元,占产品销售总额90%。
2022年,三道水乡红薯加工核心区的周寨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我们加大在产品口味的多元化上下功夫,让产品和经营模式不断地顺应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张诚介绍。
传统产业拥抱新业态,如今,像“陈薯”一样,越来越多隐藏在大山深处的特色山珍搭上互联网快车,变身各种“金元宝”。
铜仁市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品牌化战略,做强“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公共品牌,培育了松桃珍珠花生、玉屏油茶、梵净抹茶等优势品牌,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码”,扩大黔货“朋友圈”,提升农产品价值。
侗泉香米、梵净翠峰茶、石阡苔茶、思南牛肉……眼下,通过东西部协作绿色通道,一批批优质农产品进驻东莞“贵粤荟·东莞馆”,为大湾区市民送去舌尖上的“美味”。(记者 吴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