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创业昭通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眼下正是昭通黄桃上市的时节。走进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新寿村水富某黄桃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只见一颗颗色泽饱满的黄桃挂满了枝头。这些果子将被贴上“水富”的商标,销售到全国各大商超。
合作社负责人陈志国介绍,目前基地种植面积达80余亩,亩产近3000斤,与60多家连锁超市、商场签订供销合同,销售渠道稳定,年销售额超过50万元,还带动新寿村35名留守人员就业。
黄桃种植大户展示自家黄桃。
陈志国是一名返乡创业者。他介绍,村里办的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园,对他们进行“一对一”服务,帮助流转土地、申请创业贷款、联系销售渠道。陈志国返乡创业的成绩只是昭通市人社局创新打造昭通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园,围绕创业带动产业、就业和增收的一个典型案例。
近年来,昭通市人社局积极探索,创新打造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园。将平台建在乡村,让服务直抵基层一线,以有力的举措进行乡村创业升级,助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昭通水富市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园。
2022年以来,昭通市在昭阳区、彝良县、大关县、威信县和水富市5个县市区市先行试点建设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园,5家试点园区入驻(服务)企业88家,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带动就业2294人。
昭阳区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园办公点。
昭通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园以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培育乡村初创型和成长型企业为重点,是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乡村产业合理布局、加快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平台。创业孵化园实行“1+X”乡村创业服务体系,以乡村创业管家为基础,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提供土地流转、投资融资、政策帮扶、市场拓展、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创业服务。同时,建设昭通市级运营服务中心,力争实现推进要素集聚、政策集成、服务集合,最大限度满足区域乡村创业的需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创业昭通模式”,培育乡村振兴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王文碧、赵连杰 文/图 昭通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