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乡村振兴在行动|广东吴川擦亮“月饼之乡” 产业融合释放经济活力

2023-09-25 15:44:59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汇众流终荫宝地,纳百川适肇明河”。气势磅礴的《吴川赋》道出了诗人林济仁对家乡的热爱。吴川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鉴江下游平原,三江环绕、一面临海,气候温暖、土地肥沃,被誉为“鱼米之乡”“粤西明珠”。

近年来,吴川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打造“吴川月饼”“吴川烤鱼”“吴川黄牛”等一系列“粤字号”农业品牌,强化人才支撑,跑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加速度”;以品牌效应释放产业融合新活力,以产业全链条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奏响乡村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历久弥新“粤字号”品牌焕发新光彩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传统美食,蕴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与团聚之意。吴川素有“中国月饼之乡”的美称,“吴川月饼”皮薄馅厚,香酥爽口,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工艺享誉全球,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如何坚持守正创新,在传统中锐意创新,在创新中保持传统?吴川市在推动月饼种类、品质、口味、文化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吴川月饼。新华网发 (吴昊天 摄)

金九饼业是当地一家龙头企业,产品五仁金腿月饼由榄仁、核桃仁、金华火腿、秘制晾肉等十几种材料,经过多重手工艺制作而成。为了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金九饼业引进国际先进设备,自动化烘烤、包装、检测,夯实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基础。

吴川市月饼行业协会会长、广东金九饼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日康介绍,公司联手跨行业大师打造创作艺术性的产品,在品牌年轻化上破局,以年轻人青睐的IP建立认同感,推动产品口味多样化,努力让吴川月饼产业的“朋友圈”越做越大,采购商“黏性”越来越高,“磁场效应”越来越强。

吴川月饼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传承、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地方特色,先后涌现了金九、南方月、福海等10多个月饼品牌,月饼生产企业达205家,年产量达1.5万吨,产值超20亿元。

除了月饼,吴川还有水禽羽绒、覃巴肉牛、吴阳脆虾等优势产业。吴川市委书记庞晓冬说,强化品牌引领,打造更多叫得响、拿得出的吴川“金字招牌”,进一步擦亮叫响“中国塑料鞋之都”“中国羽绒之乡”“中国月饼之乡”等口号。

立足本土资源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赛道多点开花

如何把准时代脉搏,立足优势资源,促进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发新产业,拓展新业态,抢跑新赛道,让发展红利惠及千家万户?这成为了吴川产业布局与提质增效发展的关键之问。

在吴川覃巴镇那梧村,通过养牛带动增收致富逐步成为当地农户的共识。走进广东梧聚农牧有限公司牛栏,两边黄牛体型匀称、肌肉丰满。

吴川黄牛。新华网 李俊豪 摄

公司董事长王华维介绍,公司以养殖、繁育纯种“吴川黄牛”为主,深耕养殖、农业技术培训、屠宰、加工、销售、餐饮服务等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未来,梧聚农牧计划建造食品加工厂,提高肉牛附加值,研制开发特色牛肉丸、牛肉干、牛肉酱等新产品,植入数字农业技术,给黄牛添加二维码,实现“码”上溯源。

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提高生产力,促进生产效率,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吴川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吴川黄牛存栏量3.25万头,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带动4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大众餐桌,已经发展成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满足消费升级、关系居民饮食健康的重要载体。面对蓬勃发展的预制菜产业新赛道,吴川加快打造“吴川烤鱼”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湛江市吴川烤鱼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劳动就业等利益联结机制,开辟惠农惠企新天地。

吴川市市长刘伟认为,吴川市将立足“5331”模式做大做优做强“吴川烤鱼”产业,即以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数字化、品牌化“五化”为抓手,整合政府、企业、社会“三种资源”,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品牌打造等“一揽子目标”,为传统农业升级发展插上腾飞的羽翼,绘就吴川更加繁荣、更加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发挥“头雁”效应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作为一名“80后”新农人,林家如怀揣着乡土情怀,毅然放弃在广州工作多年的高薪单位,选择回到家乡创办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通过发展农业带领村民致富。她说:“我想盘活这块热土,让粮食生产有保证,让更多的人能够像我一样,把老一辈的产业传承下去。”

创业初期,公司主要种植水稻,起早摸黑,与工人一起干是林家如的工作常态,从耙田、播种、施肥到杀虫、收割、销售,她都亲力亲为,很快就成为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后来,她主动学习农业数字化转型知识,大力推动公司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同时聘请了省级水稻专家进行全程指导,对水稻病虫害采用统防统治技术防控。“从进稻谷到出稻谷整个过程,五个人就可以操作完毕。”她自豪地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广东,“百千万工程”精准发力,乡村“硬件”“软件”不断升级,日益完善的创业环境吸引越来越多“新农人”返乡创业。同时,这些“新农人”以开阔的视野、扎实的知识储备、创新的技术反哺农业农村发展,让农业市场持续扩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蒸蒸日上。

庞晓冬表示,下一步,吴川将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不断改善农村创业创新生态,积极实施“乡村工匠”工程,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李俊豪)

【责任编辑:李鑫】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