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校企“牵手” 科技“当家”——看九牛牧业的成长之路

2023-07-24 16:44:46

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企业自主研发的乳制品及烘焙产品在传输带上整齐排列,智能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是山西九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一幕。近年来,山西太原市尖草坪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校企合作,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九牛牧业为引领,携手省内外多所高校,走出一条“优势互补、产学相长、校企共赢”的融合发展之路。

“科技副总”联手“产业教授”

“产业教授”可以更好地补齐教育链上的短板,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高校一直存在着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对此,九牛牧业技术总裁刘俊峰给出了答案:“企业的整体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借力“产业教授”能为企业提供科技指导,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该企业立足实际、柔性引才、弹性用才等发展战略,解锁人才使用“高校教授”与“产业教授”双重身份,实现了人才自身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国华同时也是九牛牧业的“产业教授”,他对笔者说:“高校以理论研究为主,企业以应用为主,高校教授与‘产业教授’的双重身份便于我们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推动企业创新产品的开发及产品迭代。”企业发展需要懂技术、会应用、善创新的高层次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作为集团负责科技研发的副总经理,刘俊峰在组织创建“刘俊峰创新工作室”,建设专业研发团队的同时,还与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产学研合作并挂牌成立“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山西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和“山西大学乳制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研发团队经常在工作室展开研讨,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创意想法并形成研发项目。“通过这些研发项目的转化,我们提高了产品的科技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出了发明专利,同时,通过设备改造等课题,进一步提升了劳动效率。”刘俊峰介绍道,团队目前还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新技术、新成果不断开发应用。截至目前,研发团队的研发成果已经有30多项。

“借脑”高校“借梯”登高

“对中小型企业来说,将科技创新的源头与高校结合是最经济有效的一种方式。中小型企业基础理论研究变现的时间相对较长,成本相对偏高。”在与当地政府部门讨论目前企业所面临的科技创新相关问题时,张国华建议道。为此,尖草坪区也积极谋划企业“借脑”高校,助推九牛牧业与8所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造校企合作新模式。

校企合作为企业发展点燃了新引擎。在与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九牛牧业实施“资源开放、科研共享”的创新发展模式。依托高校的创新科研集聚及理论研究的优势,开展了植物乳杆菌对人体肠道的改善及在发酵乳中的应用等多个项目,与此同时,融合发展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也起到了反哺作用。目前,山西九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

山西奶牛产业体系副首席专家杨效民介绍,从农户养殖到如今的规模养殖、科学养殖,奶牛生产的技术要求也在变高。为了借梯登高,九牛牧业建立了“博士工作站”,为后续技术研究人才梯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博士在站期间主要是负责指导开展研发应用奶牛营养与饲料研究及传染病、流行病综合防控两个项目,使企业人员熟练掌握科学饲喂、配料、精养等新技术。

为了使企业牧场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九牛牧业与山西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组建“农科教”一体化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团队,建立奶牛优质高效生产试验创新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开展筛选优质奶牛以及科学的饲养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应用,推动实现“养殖数字化、管理标准化、饲喂科学化、挤奶自动化、产业规模化”。

“订单式”育人定点式培训

“目前,山西省企业普遍存在研发人员、技术人才相对不足的问题,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在中小型企业的开展尤为困难。”张国华教授坦言。

人才要发展,教育需先行。近年来,山西九牛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和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合作共建人才定点培训基地、人才培养基地,高校累计为企业输送推荐、定点培养各类专业人员300余名、培训员工1300余人次。同时,该企业携手高校,将企业发展与拉动就业相结合,助力学生搭载“就业直通车”;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搭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创业基地,先后为680多名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为260多名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正在实训基地实习的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学生张磊他一边整理手上的学习资料,一边高兴地说:“‘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模式使学院的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有效提高了我们在校所学技能知识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适配度,让我们更快适应工作岗位,更高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毕业即就业’,这也是我们学长与学姐的就业渠道之一。”“‘订单式’培养人才是三赢的选择,不仅对高校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就业以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所助益,也提升了高校的就业率,同时给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便利,节省了培养新人的投入,降低了人力成本。”张国华教授强调说。

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深度合作,校企双方不断形成创新发展、共建共赢的战略合作新态势,共同绘就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用对接的“丰景图”。(高增玉 聂鑫)

【责任编辑:李鑫】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