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首页> 产业供销>

红河州加快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2023-07-07 15:51:28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红河州加快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绘就兴边富民新画卷

沿国道219线红河段翻越高山峡谷,一个个美丽边寨掩映在青山绿水间。

“从‘地窝棚’到‘水泥房’,从刀耕火种到产业兴旺,短短几年,我们过上了没有想到过的好日子。”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委会拉祜寨,村民王皮勒用亲身经历讲述拉祜山乡“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巨变。“路通了,不少游客慕名来到寨子,旅游业开展起来,村里还发展了其他产业,我们守边稳边、兴边安边的信心更强、干劲更足了。”王皮勒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红河州16万边民共同的心声。

自2021年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启动实施以来,该州切实加快沿边地区产业发展、沿边开放、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二甫村、金水河村、八条半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为示范引领,以点串线、以线扩面不断扩大辐射效应,一个个边境村寨逐渐展露新颜,持续书写“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生动实践。

村寨蝶变美如画

炎炎夏日,李仙江至绿春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大小小的搅拌车、运土车、装载机来回穿梭,工人正抓紧施工。该项目完工后,将极大地改善绿春沿线4个乡镇群众的出行条件,为边境地区发展营造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

针对公路等级低、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等制约边境村发展的难题,红河州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推进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沿边村寨全部通硬化路,自来水普及率、电网供电可靠率、沿边村委会5G网络覆盖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均实现100%,有效提升了边境村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

“过去道路坑坑洼洼,别说发展产业了,连出行都是问题。”在河口瑶族自治县桥头乡东瓜岭村委会耗子洞村,村民钟正琼正在洒扫庭院,加固菜园竹栏。“现在路修好了,大家种的砂仁、草果、桃子能够及时销往外地,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钟正琼说。

如今,当地正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将旧物融入周围环境打造小景观,让一砖一瓦充满乡愁记忆。村民在对自家房屋进行翻修重建的过程中主动融入村庄整体风貌,通过美化绿化村庄人居环境,不断擦亮边境村寨幸福底色。

按照《红河州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规划(2021—2025年)》,红河州49个沿边村委会因地制宜科学编制“一村一方案”,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人居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排污治污等建设力度,一场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变革在全州沿边村寨持续推进。

产业兴旺启新篇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在绿春县骑马坝乡腊苏格吗村,漫山遍野的茶树为山坡披上了绿装。“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茶园,我家种了30多亩茶树,去年茶叶收入8万余元。”该村村民朱才福说,今年的茶叶长势不错,采一天的茶可卖一两百元。

立足边境地区的生态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红河州积极培育以茶叶、中药材、水果为主的“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沿边村寨实现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产业兴边富民的发展之路。

走进河口县南溪河畔的八条半村小组,一幢幢整齐划一的特色民居、穿村而过的滇越铁路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我们村现在是河口城郊的一个旅游景点,村子里有20多人在景区里务工,每个人月收入都在2500元以上。”当地村民林贵东说,依托边境地区的独有资源,乡村旅游正发展成为促进边民增收的新产业。

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资源变资产……绿水青山的好风景成为金山银山的“好钱景”。围绕绿春县茶叶、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中药材、河口县热区水果等为主的“一县一业”,红河州引进和扶持培育龙头企业26户,大力发展民宿、劳务服务、绿色资源经济等,所有沿边村(社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红河州积极探索“互联网+边民互市”模式,边民互市贸易逐步发展壮大。2022年,河口、金平两县参与国家级口岸的边民互市交易人数达30余万人次,交易额达24.5亿元,累计为边民增收900余万元。

幸福家园共同建

开凿河渠、打造景观、统一住房风貌……连日来,与越南隔河相望的金平县金水河镇金水河村委会隔界村一派火热景象,在党的二十大代表、隔界村党支部书记普玉忠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发力,拆除私搭乱建的猪圈、烤房、柴棚,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庭院、小广场,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品质。

“党委、政府这些年给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我们当然不能拖后腿,大家一起投工投劳,主动参与到幸福家园的建设中来。”普玉忠说。

每一个村民都是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红河州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构筑精神家园,突出人民群众的建设主体地位,动员广大群众在建设中发扬主人翁精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共同建设好、守护好家园。

聚焦“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红河州深入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主体相结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截至目前,干部群众参与“一村一方案”编制1.29万人次,义务投工投劳4万余人次,拆临拆乱6.39万平方米,清理“三堆”5.64万平方米,主动腾退土地14.52万平方米。

红河州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工程,以及以党旗、国旗、国歌、主题广场、村史馆(室)为主要内容的“5+N”系列工程,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各族群众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和国防意识进一步增强,“四个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更加坚定,848公里边境线上一个个村寨“连珠成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记者 黄翘楚 沈娅洁

【责任编辑:李鑫】
聚焦
产业调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