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小消费” 点亮长沙街巷小角落

时间:2023-06-21来源 : 掌上长沙作者 : 刘攀

在家门口的咖啡店来一杯拿铁、去精品店挑一个小巧的头发饰品、下楼到花店选一束花……如今,遍布街头巷尾的社区小店,作为身边随处可见的“小确幸”,为消费者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愉悦和抚慰。它们开始在都市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也因其便捷度,牢牢抓住了居民的心。

身边:街头巷尾的浓浓烟火气

每天,家住钰龙小区的于先生走出小区,都会转弯来到路边的一家“WULA咖啡”,喝上一杯的冰拿铁。不同于开在大商场里的连锁品牌店,社区咖啡店多由个人经营,大多散落在城市的角落,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

“社区里的人情味是吸引我的主要因素,每天准时打卡,做一杯符合顾客需求的咖啡,与他们打成一片,这会让我拥有很强的归属感。”店主小六告诉记者。

一家名为贝壳面包空间站的小店则安静地坐落在茶山鑫苑小区内,面积不大,但好评如潮。店里商品的主要售卖对象就是附近居民,对产品的新鲜度、口味要求更高,也更加考验口碑。

“周末,我习惯去小区门口的咖啡店点杯咖啡;平时下班了,也会在家附近的社区菜店买些肉菜,再顺手买个面包作为第二天的早餐。”住在龙湖铂金岛的林雨妍告诉记者,除了上班,她平时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家附近,社区中的店面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她的日常生活休闲需求。

“我喜欢大商场的高端大气,也无法拒绝街头巷尾的浓浓烟火气。”她表示,与三两好友“逛吃”街头,一声吆喝、一份卤味都能让自己的幸福感瞬间被“拉满”。

“喜欢都可以试穿哦,这是店里新上的夏装……”每天早上10时,“西西里”服装小店都准时开门迎客,这是一个仅有30平方米的小店。店主李青说,虽然受到网购影响,但如今尤其是女性越来越注重体验感,更加倾向于摸衣服质感、看衣服上身效果再购买。“每天要统货,把新款衣服搭配上架等,要忙到晚上十点多才关店,虽说忙碌但很开心。”

现象:点滴小事让消费触手可及

住在观沙岭附近的欧建军是一名货拉拉司机。每天早上五六点,他都会开着自己的金杯面包车,将大量新鲜蔬菜从市场运往周边社区的菜店和餐厅。“这几年更多人希望在家门口买菜、吃美食,对送货上门的需求也日益旺盛,接单量一直在稳步增长。”欧建军说。

而在万科里金域国际的菜鸟驿站里,不仅可以收取快递,驿站更是“兼任”小卖部,门口的货架上摆满琳琅满目的商品,从饮料水果到柴米油盐,只要推门进去,就能拿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用品。

“快递包裹有时候会破损,老板都会及时提醒我们需不需要拒收。”杨女士对快递小店的服务赞不绝口。“驿站在这里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比如也经常有团购一些网红糕点、生鲜的服务,价格又有优势,还送到家门口不用自己去排队,拿个快递的功夫就一起带回家了。”

作为在银杉路一名经营鲜花的店主,周琴也向记者表示,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三五天换一束花给家里换个感觉,她的社区小店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也积攒了众多家住附近的回头客。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体现在大家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中。如,想吃顿家庭大餐先就近置备原材料、为孩子报名家门口的兴趣班、走几步路尝尝开在社区的老牌饭店……这些场景无不闪现着消费的身影,这些触手可及的消费也让社区经济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观察:社区小店承载多元消费需求

小店小铺里大多藏着普通人的生活日常。作为城市商业的“毛细血管”,社区经济也成为距离消费者最近的经济形态。

不少大超市也开始小型化,做起社区生意。如永辉超市和盒马鲜生,推进mini业态,布局社区附近,主打生鲜品类。记者发现,蔬果销售、宠物寄养、美容健身、菜鸟驿站等业态日渐覆盖市内主要社区,在各个居民区,社区经济新业态顺应着居民愈发丰富的需求变得日渐多元化,服务模式日趋成熟的社区经济,正让市民的日常生活更便捷、更有温度。

社区小店大多不那么追求自身是否能成为“网红”,它们更为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让贩卖的商品成为了人与人情感的介质。

“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原本就是经常出现、同时发生的。”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易礼钧表示,繁荣的线下社区商业催生了便民小店,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新模式,这些身边的社区万能店,也承载了市民近距离且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社区商圈会是以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当前,长沙正在加速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断改善消费基础设施,丰富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城市消费展现出了新的活力。散落在城中角落里的万千小店,也是新个体经济的重要载体。它们必将随着升腾的烟火气,加速释放活力,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责任编辑:李鑫)
Back to Top